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详细分析了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及下属队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煤田地质档案 开发利用 社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140-02
煤田地质档案是煤田地质单位自成立以来历程的记载, 是煤田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煤田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土资源调查、规范、管理、保护、利用,各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管好用好煤田地质档案,可以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效益,为煤田地质事业发展起到必不可少的保证作用。煤田地质档案取得成本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煤田地质档案作用的发挥,所以管理和利用好煤田地质档案尤为重要。
煤田地质档案的种类、特点与价值。煤田地质档案是指煤田地质单位在组织管理煤田地质事业,进行煤田地质勘查、基本建设、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按制度归档保存起来的历史真实记录。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特定的地域性、科学的成套性、野外形成量大、时间长等特点,也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更具有不可估量综合利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矿业开发形势的好转,矿山企业对煤田地质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受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体制及档案人员素质等的制约,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田地质档案管理提供者。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煤田地质资料汇交及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形势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多,只有网上查询目录、到室内借阅,煤田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我局煤田地质档案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局煤田地质档案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服务方式简单。我局煤田地质档案从五十年代建局以来至今,档案利用靠单位登门查阅的传统服务方式基本上没有改变,全局各级单位档案查阅方式与省局也差不多,只是用户上门查阅。
2、服务手段原始。2002年,虽然“河北省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成在网上检索服务,但“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图文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还不能够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全面地为全社会服务。
3、目前煤田地质档案利用是被动性,缺乏为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档案利用管理措施尚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部分档案的利用。
4、煤田地质档案依法汇交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煤田地质档案管理的配套法规不够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煤田地质档案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地质工作的进展、成果评审和验收信息等,管理中还存在漏洞和死角,如全局各地勘单位社会勘查项目完成后,一些地质资料不能全面及时的汇交,造成局档案室没有充足、最新的权威数据,信息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各队自己承揽的项目局档案室几乎没有档案。这也是制约档案室无法有效开展服务与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5、煤田地质档案资料在社会上知名度相对差也影响了其利用开发。目前到局档案室查阅资料的主要是我局系统人员。虽然前来查阅资料的矿山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对仍然偏少。煤田地质档案不仅为煤田、地矿系统服务,还可为交通、水力、电力等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城镇规划与建设、农业区划等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其它行业对煤田地质资料的作用和意义不太了解,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6、长期以来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传统的被动的服务方式,缺乏地质、计算机专业知识,更缺乏野外实践经验。综合、专业复合型人才几乎没有。缺少这样一批既懂业务又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人才,是直接影响煤田地质档案开发利用的内在原因。
7、在开放范围上,由于测绘方面和军事方面的保密规定,使得很多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涉密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田地质档案的对外利用。
8、管理体制相对不顺、资金投入不足,地质资料数字化程度低,室藏机构保管设施和手段比较落后。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应加快“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煤田地质档案查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主要流程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地质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质资料服务。局领导要对煤田地质档案服务给予高度的关注,“要在指导思想上、管理观念上进行转变,把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作为局档案工作重点来抓,把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档案工作好坏的标准,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以服务促汇交,以服务带立项,提高管理水平”。我省省级“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已建成,并已在互联网发布提供社会利用。而我局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建立煤田地质档案电子阅览室,建成数字化煤田地质档案室,任务还很艰巨。为我局及社会各界查询煤田地质档案提供便捷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建议尽快建立局、队级“成果煤田地质档案目录数据库”这样形成一个涵盖全局各地勘单位的煤田地质档案目录网络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煤田地勘单位产业结构和工作重点的转变 ,必然对煤田地质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笔者结合本單位的实际情况 ,对做好新形势下煤田地质档案工作谈点看法。
1、转变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市场需求煤田地质档案是反映客观地质情况和规律的地质信息资源 ,是进一步开展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进行煤田地质科研的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煤田地质档案是煤田地质单位最重要的资产。当前 ,煤田地质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停留在保管、储藏阶段。如何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半封闭、被动保管型的管理模式转向开放的、主动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是煤田地质档案部门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改革任务。改变煤田地质档案管理的现状 ,使煤田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更加集中统一。改变过去的侧重收集整理为收集整理与研究利用并重 ,以促进煤田地质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 ,煤田地质档案利用处于被动状态,煤田地质档案部门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注意分析和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市场 ,为煤田地质经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收集齐全 ,加强管理 ,开发档案价值。地质档案的案卷质量直接反映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关系到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开展的好坏。为了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案卷质量。首先,强化地质原本档案管理超前控制措施,使原本地质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等全方位、全过程得到控制。其次,对现有煤田地质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尚未利用的煤炭资源(勘探区)注册登记 ,并进行价值评估 ,为将来二次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对已开发的煤炭资源(勘探区)重新进行一次全面核实,从而为将来综合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煤田地质档案二次开发利用也是煤田地质工作者和档案管理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3、搞好煤田地质档案的清查工作,对拒不依法汇交地质档案的,严格按条例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建立煤田地质档案检索数据库、原本地质档案目录检索数据库。进行煤田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各勘探单位可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著录要求,结合原本地质档案的具体构成,尽快对原本地质档案进行著录,以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开发适合本单位原本地质档案目录检索系统,实现原本地质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我局各单位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检索系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只要输入任意一项关键词,如资料名称、类别、矿种、勘查程度、编著者或几项关键词的组合等,均可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4、应制定相应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有些公益性煤田地质资料由于涉及测绘保密因素,不能公开提供利用、应根据保密规定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依法提供保密地质资料提供使用。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煤田地质成果资料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煤田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与社会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应充分新闻媒介,如报刊、杂志等,以及召开煤田地质成果发布会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田地质成果信息。对内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对外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提高煤田地质档案资料开发利用率。
6、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信息时代对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员的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默默无闻得奉献精神远远不够,而是需要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一专多能、不断更新的人才,除掌握煤田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知识,以及档案业务管理知识。
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水平,必须有一支既能懂煤田地质技术和档案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这就必须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提高业务技术素质,通过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等业务培训,加强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除派送管理人员进行新方法、新理念的科学培训外,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学成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氛围,造就一批敬业、勤业、精业复合型、高层次的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才。改善落后的管理现状。
7、开展档案管理服务调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充分了解用户所需,利用开展资询服务、专题资料收集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煤田地质档案服务研究,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拓宽新的应用服务领域,开展煤田地质档案的集成与转化研究,提供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和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
8、各級领导要重视煤田地质档案的重要性,给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9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3—2000):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2000.
作者简介
戴辅仁(1956-)男,天津市人,地质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及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煤田地质档案 开发利用 社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140-02
煤田地质档案是煤田地质单位自成立以来历程的记载, 是煤田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煤田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土资源调查、规范、管理、保护、利用,各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管好用好煤田地质档案,可以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效益,为煤田地质事业发展起到必不可少的保证作用。煤田地质档案取得成本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煤田地质档案作用的发挥,所以管理和利用好煤田地质档案尤为重要。
煤田地质档案的种类、特点与价值。煤田地质档案是指煤田地质单位在组织管理煤田地质事业,进行煤田地质勘查、基本建设、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按制度归档保存起来的历史真实记录。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特定的地域性、科学的成套性、野外形成量大、时间长等特点,也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更具有不可估量综合利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矿业开发形势的好转,矿山企业对煤田地质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受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体制及档案人员素质等的制约,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田地质档案管理提供者。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煤田地质资料汇交及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形势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提供服务的方式不多,只有网上查询目录、到室内借阅,煤田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我局煤田地质档案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局煤田地质档案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服务方式简单。我局煤田地质档案从五十年代建局以来至今,档案利用靠单位登门查阅的传统服务方式基本上没有改变,全局各级单位档案查阅方式与省局也差不多,只是用户上门查阅。
2、服务手段原始。2002年,虽然“河北省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成在网上检索服务,但“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图文数字化”工作进展缓慢,还不能够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全面地为全社会服务。
3、目前煤田地质档案利用是被动性,缺乏为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档案利用管理措施尚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部分档案的利用。
4、煤田地质档案依法汇交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煤田地质档案管理的配套法规不够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煤田地质档案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地质工作的进展、成果评审和验收信息等,管理中还存在漏洞和死角,如全局各地勘单位社会勘查项目完成后,一些地质资料不能全面及时的汇交,造成局档案室没有充足、最新的权威数据,信息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各队自己承揽的项目局档案室几乎没有档案。这也是制约档案室无法有效开展服务与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5、煤田地质档案资料在社会上知名度相对差也影响了其利用开发。目前到局档案室查阅资料的主要是我局系统人员。虽然前来查阅资料的矿山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对仍然偏少。煤田地质档案不仅为煤田、地矿系统服务,还可为交通、水力、电力等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城镇规划与建设、农业区划等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其它行业对煤田地质资料的作用和意义不太了解,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6、长期以来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传统的被动的服务方式,缺乏地质、计算机专业知识,更缺乏野外实践经验。综合、专业复合型人才几乎没有。缺少这样一批既懂业务又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人才,是直接影响煤田地质档案开发利用的内在原因。
7、在开放范围上,由于测绘方面和军事方面的保密规定,使得很多地质调查资料属于涉密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田地质档案的对外利用。
8、管理体制相对不顺、资金投入不足,地质资料数字化程度低,室藏机构保管设施和手段比较落后。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应加快“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煤田地质档案查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主要流程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地质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质资料服务。局领导要对煤田地质档案服务给予高度的关注,“要在指导思想上、管理观念上进行转变,把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作为局档案工作重点来抓,把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档案工作好坏的标准,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以服务促汇交,以服务带立项,提高管理水平”。我省省级“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已建成,并已在互联网发布提供社会利用。而我局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建立煤田地质档案电子阅览室,建成数字化煤田地质档案室,任务还很艰巨。为我局及社会各界查询煤田地质档案提供便捷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建议尽快建立局、队级“成果煤田地质档案目录数据库”这样形成一个涵盖全局各地勘单位的煤田地质档案目录网络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煤田地勘单位产业结构和工作重点的转变 ,必然对煤田地质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笔者结合本單位的实际情况 ,对做好新形势下煤田地质档案工作谈点看法。
1、转变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市场需求煤田地质档案是反映客观地质情况和规律的地质信息资源 ,是进一步开展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进行煤田地质科研的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煤田地质档案是煤田地质单位最重要的资产。当前 ,煤田地质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停留在保管、储藏阶段。如何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半封闭、被动保管型的管理模式转向开放的、主动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是煤田地质档案部门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改革任务。改变煤田地质档案管理的现状 ,使煤田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更加集中统一。改变过去的侧重收集整理为收集整理与研究利用并重 ,以促进煤田地质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 ,煤田地质档案利用处于被动状态,煤田地质档案部门要依靠自身的努力 ,注意分析和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市场 ,为煤田地质经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收集齐全 ,加强管理 ,开发档案价值。地质档案的案卷质量直接反映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关系到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开展的好坏。为了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案卷质量。首先,强化地质原本档案管理超前控制措施,使原本地质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等全方位、全过程得到控制。其次,对现有煤田地质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尚未利用的煤炭资源(勘探区)注册登记 ,并进行价值评估 ,为将来二次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对已开发的煤炭资源(勘探区)重新进行一次全面核实,从而为将来综合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煤田地质档案二次开发利用也是煤田地质工作者和档案管理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3、搞好煤田地质档案的清查工作,对拒不依法汇交地质档案的,严格按条例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建立煤田地质档案检索数据库、原本地质档案目录检索数据库。进行煤田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各勘探单位可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著录要求,结合原本地质档案的具体构成,尽快对原本地质档案进行著录,以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开发适合本单位原本地质档案目录检索系统,实现原本地质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我局各单位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检索系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只要输入任意一项关键词,如资料名称、类别、矿种、勘查程度、编著者或几项关键词的组合等,均可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4、应制定相应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有些公益性煤田地质资料由于涉及测绘保密因素,不能公开提供利用、应根据保密规定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依法提供保密地质资料提供使用。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煤田地质成果资料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煤田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与社会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应充分新闻媒介,如报刊、杂志等,以及召开煤田地质成果发布会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田地质成果信息。对内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对外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提高煤田地质档案资料开发利用率。
6、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信息时代对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员的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默默无闻得奉献精神远远不够,而是需要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一专多能、不断更新的人才,除掌握煤田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知识,以及档案业务管理知识。
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煤田地质档案服务与利用水平,必须有一支既能懂煤田地质技术和档案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这就必须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提高业务技术素质,通过定期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等业务培训,加强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除派送管理人员进行新方法、新理念的科学培训外,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自学成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氛围,造就一批敬业、勤业、精业复合型、高层次的煤田地质档案管理人才。改善落后的管理现状。
7、开展档案管理服务调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充分了解用户所需,利用开展资询服务、专题资料收集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煤田地质档案服务研究,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拓宽新的应用服务领域,开展煤田地质档案的集成与转化研究,提供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和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
8、各級领导要重视煤田地质档案的重要性,给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9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3—2000):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2000.
作者简介
戴辅仁(1956-)男,天津市人,地质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及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