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不同杨-农间作模式碳储量及分布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生物量法对杨农复合生态系统中3种不同间作模式各组分的碳含量、碳储量及整个系统碳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K、P及W3种模式中,深度为1m的土壤碳含量变化范围0.64~15.27 g·kg-1,土壤碳储量分别达71.19 thm-2、40.67 t·hm-2和42.64 t·hm-2;杨树不同器官中碳含量仅细根和毛细根与其它器官存在显著差异,但碳储量树干所占比例最高,3种模式中分别占到49.7% ,50.8% ,51.2%;4种间种作物中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根的碳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器官,碳储量都为收获部分(穗或豆荚)所占比例最大,小麦、玉米、大豆均达50%左右,水稻为45%左右,但3种模式农作物均以小麦+玉米的年耕作制度的碳储量最大;3种模式中,凋落物归还碳量分别为(0.78±0.23)t·hm-2·a-1、(0.73±0.22)t hm-2·a-1和(0.37±0.09)t·hm-2·a-1;杨农复合生态系统碳储量均是土壤>农作物>杨树>凋落物,但整个系统的碳储量为K模式>W模式>P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用新鲜樟树的根皮、茎皮、叶的水浸液处理钉螺,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2)灭螺效果的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3)樟树各部对钉螺的过氧化物酶有明显影响,经处理1~3天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四天的酶活最强,而处理5天样品的酶活则大大减弱.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有时出现新的酶带,有时又有酶带消失.
本文研究了山丘区钉螺壳体长宽鲜重体积,以及疫区壳体长宽与区域降水温度的关系.仁寿县钉螺鲜重0.0162g(浮动在0.0065-0.0219g之间),体积4.5894mm3 (3.12-5.6mm3),长度5.156mm(3.6-6mm),宽度为2.668mm(2.2-3mm).分析表明,长度5—6mm为主体,宽度2.5-3mm为主体,钉螺宽度随着长度作缓慢而显著的增加;鲜重与群体的长度、宽度、体积
探求钉螺累积死亡率与杨树抑螺防病林不同林分不同配置类型下小气候因子的关系.收集湖北黄州李家洲林场7个样地的螺情及同期的大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气候环境资料,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钉螺累积死亡率的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土壤5~10cm湿度和土壤0~5cm温度.②小气候因子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并通过单优势性、协同作用、共同作用、桔抗作用等形式对钉螺死亡率产生直接和
本文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16.0、6.0、0.5、0mg/kg)没顶全淹、冠层半淹和根部渍水对枫杨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使枫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高氮(16.0mg/kg)和中氮(6.0mg/kg)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幅明显低于低氮(0.5mg/kg)和对照(0mg/kg).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富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光化学荧光淬灭
本文根据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林粮、林油、林药、林茵、林菜、林花、林茶、林禽、林渔等适合抑螺防病林开展的林下经济模式,这些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复合经营模式既可保证高效稳定的抑螺效果,又可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对促进林业血防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估山丘型地区血防林构建中所栽植物的抑螺效果,筛选适合于该类地区的灭螺植物.方法:采用山丘型地区血防林的植物材料水浸物作室内杀螺试验.结果:所试验的13种植物材料24、48、120 h的LC50值对钉螺的毒性均达到中度水平.依照综合排序,桉树叶灭螺效果最好,120 h LC50为0.013,其次是臭椿叶、花椒叶、核桃叶、苦楝叶、香根草叶、夹竹桃叶、枫杨叶、香樟叶、柑橘叶皮,LC50为0.02
本文依据化学关系(化感作用与捕食关系)提出了22种植物与25种保护鸟类抑螺材料,构建了三种动植物相互配置的抑螺群落模式,还分析了模式的结构组成与季相变化.
本文以川中丘陵地区的仁寿县为例,探讨该类型区的河岸带类型与抑螺防病林建设问题.首先对仁寿县钉螺研究进行总结,调查了仁寿县椰江河流域的河岸带类型及其植被特点,分析了抑螺防病林类型、布局与河岸带类型的关系,并提出抑螺防病林建设的建议.
本文分别以枫杨、乌桕幼树(2-3a)和成年大树(30a左右)上采集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扦插材料,使用200、500、800mg/L三种浓度的NAA和GGR6快蘸处理,在全光照自动间隙喷雾条件下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枫杨幼树嫩枝扦插以200mg/L NAA处理效果最优,生根率达92.89%;乌桕幼树嫩枝扦插以500mg/L NAA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3.08%,乌桕成年大树嫩枝扦插以8
本文采用生物量法研究了不同林龄杨树(populus)林及其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杨树抑螺防病林总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年至8年生杨树林总有机碳储量变化在41.30~117.08t/hm2之间,其中林木碳储量为13.52 ~55.67 t/hm2,0~ 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27.78~61.41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大于2 mm的团聚体含量及土壤养分中的速效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