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期双流速对比剂注射方在胸痛三联扫描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5月320排CT胸痛三联扫描的患者共79例。所有患者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房颤等严重心律不齐,没有明确碘过敏史。设备为东芝320排CT。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于前臂浅静脉留置20G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对比剂注射方案:第一期以4.0~5.0ml/s的速率注射0.7ml/kg的对比剂用量,第二期以3.0ml/s速率注射对比剂30ml,第三期则以3.0ml/s速率注射30ml生理盐水。技术参数:管电压100~12kV,管电流300~500mA,转速0.35~0.4s/r,探测器160×0.5mm,螺距0.15~0.22,图像层厚0.5mm,层间隔0.25mm。使用自动触发扫描,监测层面在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侧,触发阈值为100HU,从胸廓入口至心脏膈面扫描整个胸部。肺动脉和胸主动脉常规重建2mm层厚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MPR和MIP图像。冠状动脉常规重建75%R-R间期和最佳期相0.5mm层厚的图像,必要的情况下行5%间隔R-R间期重建。源图象传至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由血管自动分析软件对冠状动脉进行CPR、MIP、VR图像重建。以优、良、一般、差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级同时对右心房存留的对比剂产生的条状伪影评价其对RCA评价的影响:4分没有伪影;3分轻度伪影;2分中等程度伪影,但不影响RCA的诊断;1分严重伪影,干扰RCA诊断。定量分析:测量主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CT值,其平均值作为中央肺动脉CT值,左上叶肺动脉、左下叶前内基底段动脉、右上叶肺动脉、右下叶内基底段动脉平均CT值作为外周肺动脉的CT值。在左冠状动脉发出层面测量升主动脉(AO1)和左冠状动脉主干的CT值;在右冠状动脉发出层面测量右冠状动脉近段的CT值,在左心室中心层面测量降主动脉(AO2)和右冠状动脉中段的CT值,在显示右冠状动脉水平部层面测量降主动脉(AO2)和右冠状动脉远段的CT值,取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远段平均CT值作为冠状动脉强化CT值,取胸主动脉从近心端至远心端三个不同层面的CT值的平均值作为胸主动脉强化CT值。结果中央肺动脉与外周肺动脉分别为(364.93±98.24)HU、(374.44±103.59)HU,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159,P=0.247)除2例因主肺动脉栓塞,外周肺动脉CT值未达到250HU外,其余外周肺动脉CT值均满足诊断要求。共评价1069个冠状动脉血管段,图像质量优、良、一般、差比例分别为74.93%、14.87%、5.89%、4.30%,共95.69%血管段能满足管腔评价。冠状动脉CT强化值为(396.37±83.54)HU,左冠状动脉主干CT强化值为(407.62±67.30)HU;右冠状动脉近段、中段、远段CT强化值分别为(397.23±81.84)HU、(394.29±99.67)HU、(385.07±84.49)HU,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30,P=0.741)。胸主动脉强化值为(383.56±68.76)HU,从近心端至远心端胸主动脉三个不同层面AO1、AO2、AO3强化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80,P=0.168),胸主动脉全程获得均匀一致强化。肺动脉、冠状动脉、胸主动脉强化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079,P=0.001),两两比较胸主动脉与冠状动脉和肺动脉强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1、0.062),因第二期对比剂注射速率较低,肺动脉CT强化值{(370.35±101.34)HU}低于冠状动脉{396.37±83.54)HU},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仍满足诊断要求。同样的较低的第二期注射速率减小了右心房对比剂伪影对RCA评价的干扰,其伪影1~4分比例分别为13.92%(11/79)、43.04%(34/79)、36.71%(29/79)、6.3%(5/79)。结论三期双流速对比剂注射方案在胸痛三联扫描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胸部三大血管床强化均能满足诊断图像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