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ong0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大丽轮枝菌的特异性引物(DB 19/DB22 ),分别以采自河北、山东和河南的264株棉花黄萎菌供试菌株、2株棉花黄萎菌标准菌株(落叶型菌株T9和非落叶型菌株V97)及3株棉花枯萎菌菌株(3号小种、7号小种和8号小种菌株)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除棉花枯萎菌菌株外,264株棉花黄萎菌菌株及标准菌株(菌株T9和V97)均能扩增到大小为539by的特异性片段,说明棉花黄萎菌供试菌株及标准菌株均为大丽轮枝菌。利用大丽轮枝菌的非落叶型特异性引物(INTNDf/INTNDr)对所有黄萎菌菌株进行PCR检测,只有在菌株LY-1,SCH-1,SCH-3及黄萎菌非落叶型标准菌株V97扩增到大小为1163 by的特异性片段,而棉花黄萎菌落叶型标准菌株T9及261株供试棉花黄萎菌菌株未扩增出片段。利用大丽轮枝菌的落叶型特异性引物(INTD2f/INTD2r)对所有黄萎菌菌株进行PCR检测,除菌株LY-1,SCH-1,SCH-3及非落叶型标准菌株V97外,其他261株供试菌株和落叶型标准菌株,均扩增到大小为462 by的特异性片段。这一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有261株黄萎菌为落叶型菌系,占供试菌株的98.86%。而从辽阳采取的棉花黄萎菌株(LY-1)和从四川采集的2株棉花黄萎菌株(SCH-1,SCH-3)为棉花黄萎菌非落叶型菌系。通过切根蘸抱子法对本试验中分子方法鉴定出的6株供试落叶型、3株供试非落叶型菌株以及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标准菌株进行温室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接菌后15天所有棉株显症,接菌后30天5株供试落叶型菌株(菌株15-2,181-1,190,HN-9和HN-10)在鄂荆1号棉花上导致落叶症状,而3株供试非落叶型菌株(菌株LY-1,SCH-1,SCH-3)、1株供试落叶型菌株(菌株DZH-1)、标准落叶型菌株(菌株T9)以及标准非落叶型菌株(菌株V97)在鄂荆1号棉花上均不表现落叶。
其他文献
盛世藏宝,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对于各式各样的“宝贝”越来越有兴趣了。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既有经济实力也有文化底蕴,收藏“浙军”已经成为中国收藏界最活跃的力
  本文利用植原体16S rDNA基因保守序列通用引物对P1/P7与R16F2n/R16R2对河南焦作、祁县地区发生的表现叶片黄化症状的杨树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得到约1.2kb的特异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病理连续切片的观察证明:低矽煤尘为引起开放性肺气肿的一个条件。低矽煤尘首先引起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硬化和管腔扩张,称第一次开放。由于吸入的气体通过硬化性的管道冲入远端肺泡的力学效应增强,导致肺泡扩张,为第二次开放。提出了一个条件,二次开放的 "低矽煤工尘肺开放性肺气肿" 的新观点。
  本研究主要从湖北恩施、咸丰、宜昌、十堰、武汉等地以及湖南张家界桑植等魔芋种植区采集病害样品,从中分离获得59个魔芋软腐菌的纯培养,对其进行室内致病性测定,分析了魔芋
  近几年来内蒙古哈密瓜细菌性叶斑病日趋严重,为了进一步明确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哈密瓜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本文试验对发生在该地区的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为
会议
目的?比较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与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12月在中山市中医院手术室进行桡动脉穿刺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超声组、
  本文实验自2007年起,从云南36个县玉米主要种植区采取的小斑病样,共分离出103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然后在C103背景的鉴定品种上进行了生理小种的鉴定。
  本文利用多克隆抗体富集能力强、生物素-亲和素高亲和性以及高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棉花黄萎菌的DAS-ELISA方法。从田间分别采集0级(健株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