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据挖掘研究古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定穴规律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求古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特定穴运用规律.方法:通过制定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标准、规范病症腧穴名称,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古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定穴规律研究.结果: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选取特定穴108个,其中92个特定穴占腧穴总数的85.19%;特定穴类别频次最高的为交会穴,次之为五输穴;具体特定穴为交会穴、膀胱募穴、胃经合穴等较频繁;特定穴配伍分析显示交会穴和五输穴使用最多,其次为原穴和五输穴、募穴和交会穴.结论:特定穴的选取及特定穴间的配伍是古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处方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治疗观的特色.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骨伤胶囊治疗外伤性闭合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口服骨伤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结果:骨伤胶囊治疗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8.3%,其中临床痊愈50例,临床痊愈率为83.3%.结论:骨伤胶囊治疗骨折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固肾胶囊具有调补心肾,固肾止遗,延缓衰老的功效,本文简要介绍了固肾胶囊的主要成分,对药理作用以及适应症、临床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固肾胶囊由桑螵蛸、龙骨、鹿角、人参、龟甲、山药、远志、石菖蒲、茯苓等中药组成.用小鼠对固肾胶囊进行了药理实验临床疗效显著。适应于亚健康所表现的精神不振,面无光泽,疲乏无力,四肢酸软,少气懒言,语言低沉,动则出汗,自汗盗汗,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心慌气短,阴部湿凉,小便频数,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认为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病机是阴液亏虚,热毒炽盛.治疗以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在此基础上,佐以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络止疼,清脑开窍等法.经临床观察,可提高缓解率,延长存活期,减少合并症,减轻化疗副作用。
糖尿病是以血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后期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及视网膜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经络辨证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领域取得了较多进展,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辨明证候虚实及疾病或证候所属脏腑经脉,结合药物归经及穴位归经理论,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采用中药内服或针灸的方式调节脏腑功能,通行经络气血,可达
《经络全书》为明代经络专著,遍考《内经》以下有关经络的各家论述加以发挥,对经络学说中的术语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八十八条,详考《内经》等书,论述其经络之循行交会.详述经络分野将分布于此部位的经脉循行条文详细辑录,论述了每一部位的经脉所属、与脏腑的联系.本书重视解剖定位,依据《内》、《难》分别论述五脏六腑的解剖定位,所述与现代解剖知识颇为贴近.本书起到了汇总经络循行,对于熟练掌
西学东渐进程中,自清代我国医家突破传统以经证经的藩篱,经络实证研究此时渐露端倪,其后出现不断发展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西医东传背景下,引发并推动经络实证研究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相关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了西方解剖、实证内容的可参性;②为应对西医的冲击和挑战,我国中医医家产生自我调适意识,对科学实证等研究方法逐步接纳和运用;③日本经络实证研究的诸多进展,推动了我国经络
本文《难经》"针阳针法",通过针阳针法针刺于皮部、针阳针法激发"卫气"、卫气的病理变化、针阳针法的临床操作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析,冀希为临床针灸医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呃逆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古称"哕",又称"哕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而导致的胃失和降,气逆动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膈肌痉挛,常由胃、肠、纵膈、食道等功能紊乱引起,主要是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膈肌、肋间肌不自主同步剧烈收缩所致.临床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轻则不治而愈,重则影响讲话、进食、呼吸和睡眠,严重时可导致呕吐,贲门部食管及胃
杨医亚先生业医、执教60余年中,创立学术团体、发行学术杂志;忠诚中医教育,因材施教;著书立说,编译日著促进交流;主张中医汇通,在中医教学、科研、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维脉的功能是"维络"阴阳诸经,"溢蓄"全身气血,使阴阳能"自相维";异常时则"阴阳不能白相维",表现为"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的表证或里证.本文根据维脉的交会穴主治对"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的意义进行探讨。并分别总结了维脉主粉神神志疾患和腰腿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