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日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残留规律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

来源 :首届中国奶业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9头泌乳中期(160±21)d中国荷斯坦牛,分为日粮干物质中添加三聚氰胺0.1%(添加三聚氰胺1组,MEL1),0.5%(添加三聚氰胺2组,MEL2)和1.0%(添加三聚氰胺3组,MEL3)三个添加水平处理组,研究了日粮来源三聚氰胺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乳成分的影响,并探讨了日粮中三聚氰胺向牛奶中转化的效率以及停喂含三聚氰胺日粮后乳中三聚氰胺残留消失的时间效应。试验依据饲喂含三聚氰胺日粮的先后分为饲喂期和停喂期,分别持续14d,共28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三聚氰胺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D、产奶量、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影响。但乳中尿素含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 乳中三聚氰胺含量随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MEL1、MEL2和MEL3三个处理组的平均含量依次为5.48、28.32和51.96mg·L-1,乳中产量依次为66.00、420.05和745.20mg·d-1。而随饲喂天数的渐进三个水平组变化趋势一致,均在饲喂至3d时趋于稳定,而后持续至饲喂结束(14d)。日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转化的效率在三组间无显著差异,平均转化率为0.51±0.1%。在停喂三聚氰胺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迅速降低,在停喂3d后三聚氰胺残留量均低于0.05mg·L-1。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迅速流通排泄,日粮较低含量的三聚氰胺污染即可转化至牛奶中。
其他文献
@@当前,反当饲料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方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畜牧业提供更为丰富和优质的动物源产品,带来了我国奶业生产继续超常规的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大力发展节粮型反当动物生产,大大推进反当动物饲料的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与之相伴相生的反当饲料添加剂产业的飞跃式发展。反色饲料添加剂是向反当饲料中人工添加的具不同生物活性的微量物质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强化日粮的营养价值,提
@@奶牛泌乳前期是泌乳高峰期,而干物质进食量相对较低,特别是产后前几周营养负平衡状况严重,明显影响产奶量、奶质及繁殖性能。2009年8月,容城宏利达牛场母牛集中产犊,由于泌乳前期牛增加,使乳蛋白含量下降。经对牛群组成及产奶量分析,前期日粮营养浓度偏低是主要原因。9月1日对日粮进行了调整,至20日为日粮调整过渡期,几个月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实践证明,合理改进泌乳前期日粮,是提高我国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途
本文综述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一净蛋白质体系(CNCPS)概况及功能,同时对CNCPS模型在国内奶牛场的应用所需要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CNCPS模型在我国奶牛场的应用提供指导。
2008年9月至12月在新疆中州种牛场选择450头年龄、胎次相同。泌乳量为22.58±3.19kg的澳洲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每天饲喂50g“益康XP”,第三组每天饲喂24g“PM发酵粉”;试验期3个月,每5d测日产奶量,每月数据汇总处理,每月底采集乳样,检测其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乳中非脂固形物、乳密度、冰点、体细胞数、pH值、灰分和电导率。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XP组
@@山东省东营市位于万里黄河的入海口,属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这里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饲草饲料资源充足,非常适合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奶牛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持奶牛业的发展,一大批奶牛养殖企业和大户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其中,澳亚现代牧场落户东营,山东大地乳业集团迅速发展起来,俩个发展中的万头奶牛场,为东营奶业的大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为规
采用体外实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菊科黑沙蒿乙醇粗提物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脂肪酸生物氢化、CLA含量及其前体物trans-11C18:1含量的影响。黑沙蒿乙醇粗提物添加的剂量分别是0mg/L(对照组)、3mg/L、30mg/L、300mg/L及3000mg/L。培养时间分男q是2h、6h及24h。在每个采样时间点,每个添加量均设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黑沙蒿乙醇粗提物有降低C18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氢
@@干奶期是指奶牛临产前(一般是产前两个月)停止泌乳的时期,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适当的干奶期可满足胎儿后期发育,使妊娠母牛恢复体质,乳腺得到休整、恢复。当前,很多奶牛养殖户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干奶方法不当,以致引起乳房发炎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干奶期饲养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
采用酪蛋白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初筛法,分别从北京、大连、日本三个产地的纳豆食品中分离筛选到10株产蛋白酶菌株(NY-1~NY-10)和10株产纤维素酶菌株(NS-1~NS-10)。经酶活力测定NY-1为蛋白酶活力最高菌株,NS-1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菌株。通过2株菌的生长曲线、芽孢形成曲线、产酶动态变化曲线和酶活力传代稳定性试验,得出NY-1的最佳种龄为16h,最佳芽孢收获时间为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水解酪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生物学特性,以菌株NB-1和NR-1为出发菌株,采用稀释涂平板法获得10株初筛纳豆芽孢杆菌,通过测定初筛菌株48h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确定NY-3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相对较高。同时对该菌株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Y-3的最佳接种时间和最佳发酵时间分男q为14h和48h。
通过十二指肠回撤灌注试验,研究四种不同18碳脂肪酸(C18:0、C18:1、C18:2和C18:3)对泌乳奶牛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含量、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体温变化。结果表明灌注18碳脂肪酸对奶牛血液中Ig含量和体温影响不显著,C18:2的灌注有增加CD4T细胞百分数的趋势,C18:3和C18:2的灌注显著降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