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而大气环境的恶化和气候异常都与大气成分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可变成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矿石燃料的燃烧和化工企业的排放产生污染气体.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类的重视.而大气环境的恶化和气候异常都与大气成分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可变成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矿石燃料的燃烧和化工企业的排放产生污染气体.
其他文献
为了防止处置库工程屏障失效的情况下,放射性核素进入地下水中,进而污染饮用水和灌溉水,需要研究处置库周围环境对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的影响[1].为了评估天然屏障滞留放射性核素,防止其进入地下水中的能力,必须获取几个重要的迁移参数,特别是滞留因子R 和弥散系数Dd.
210Po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属于天然放射系铀系(238U).210Po 属于极毒组放射性核素,只需1 微克就足以对一个普通成年人致命,其毒性约是氰化氢(HCN)的250000 倍.210Po 易挥发,广泛存在于土壤,岩石,水体,生物等环境介质中,可通过食入和吸入进入人体.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1],由于有机配体的多样化和功能性,MOFs 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开放金属位点、化学可修饰等优点.
随着核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如何合理利用核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与此同时,由核污染物引起的环境和人类健康危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放射性核污染物主要是在原油的开采和核废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他们具有较长半衰期、辐射损伤和生物量积累,一旦进入人体将对人体造成持续性的辐射危害.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处理核污染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焦点.
乏燃料的妥善处置关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核能的可持续发展.长寿命次锕系元素对于生态环境存在着巨大的长期威胁.分离-嬗变方案要求实现次锕系元素与镧系元素的分离,并通过嬗变将其转变为短寿命甚至稳定核素,从而降低处置年限,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随着核能的发展及核医学诊断的应用,环境中锝(Tc)同位素的总量持续增加.99Tc因其半衰期较长,裂变产额高(约6 %),故而成为核废物地质处置考察中的关键核素之一[1];99Tc 在环境中存在的稳定形态为TcO4-,其迁移性强,在环境安全评估及生物效应方面引起广泛关注;99mTc 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诊断核素,其衰变也产生99Tc.
铀作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因其在核能源与核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已获得了人们高度的重视与研究.据统计,世界海洋的总水量约为1.37×1012 m3,海水中铀的平均浓度为3.3 μg/L,铀元素总储备量达45 亿吨,是陆地储备量的近1000 倍.然而海水体系极为复杂,不仅有微生物等的影响,还包括共存离子以及低浓度的不同存在形式的铀配合物的影响.
Pb-210 是铀放射系中最为关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之一,其半衰期为22.26 年,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痕量Pb-210 的测量对于环境监测、辐射防护、沉积物定年、大气扩散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Pb-210产生的β射线(Emax=0.064 Mev)和γ射线(E=0.046 Mev)能量较低,对于环境样品,直接测量难度较大.Pb-210 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其放射性子体Bi-210(β,Emax=
近年来,我国核能利用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铀资源需求急剧增加,同时铀矿的开采、核燃料的加工、核电利用及后处理过程产生的含铀放射性废液量也逐年递增.因此如何对铀进行有效固定化,减缓水溶态铀酰离子(UO2)2+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回收铀资源,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次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逐渐了解其对气候及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因而备受关注.酰胺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重要含氮化合物,它们可以通过生物质燃烧、畜牧业养殖、工业品生产等一次来源直接排放进入大气,也可以通过大气中的有机胺氧化等二次过程原位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