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nSiO4的复合改性研究

来源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nSiO4 因具有安全性能好,原料价廉,理论容量高达333mAh/g等优点而成为当前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见报道的Li2MnSiO4 正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可达209mAh/g,掺杂铁后,放电容量可提高到214mAh/g,但是仍然不足理论容量的65%,材料的实际容量仍然有待提高。本文采用液相法结合高温煅烧,对材料进行包覆碳和掺杂镁复合改性,合成了Li2Mn0.8Mg0.2SiO4/C 正极材料,其理论容量为277mAh/g,实际放电容量可达222mAh/g。
其他文献
屈服-触变特性是胶凝含蜡原油重要的依时流变特性。本文利用RS150H 流变仪对4 种物性不同的含蜡原油,在剪切速率线性增大后又线性减小这一循环加载方式条件下,研究了胶凝含蜡原油的屈服-触变特性。发现在该加载条件下,蜡晶结构恢复速率较慢,因此,在研究含蜡原油的滞回环时,应该重点研究第一个环;同一温度下,当剪切速率变化率变大时,滞回环向离开剪切速率轴方向移动,环的面积变大,反之,当剪切速率变化率变小时
由于含蜡原油中蜡的组成、含量、性质及其在原油中存在的形态、结构是影响原油流变性最主要的因素,本文研究了剪切作用对蜡晶形态的非线性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析蜡点温度以下的原油,粘性流动熵产对加剂原油的蜡晶聚集的破坏是明显的。剪切作用越明显,蜡晶分形维数越低。同时,含蜡原油的含蜡量是决定剪切效应的首要因素。含蜡量越高,剪切效应越强,蜡晶外形非线性特征越容易减小。
本文采用铜模吸铸法浇铸得到总长50mm、平行部分直径3mm的Zr基非晶合金短比例拉伸试样,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通过在样品表面安装相对固定的自制凸缘夹将引伸计固定于Zr基非晶合金短比例拉伸试样表面,测量拉伸试样轴向应变量。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及拉伸性能指标,研究了Zr基非晶合金拉伸力学行为。
点焊结构由于裂纹在两板间焊点边缘处萌生,向板外扩展,对其进行力学分析和寿命评价十分困难。对于焊点边缘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焊点边缘是一个缺口,另一种认为焊点边缘是裂纹的前沿。本文对带有两个焊点的拉剪点焊试样进行了两级变幅疲劳加载,载荷幅和平均载荷均不相等。依据线性累积损伤法则对点焊试样的损伤进行了累积,结果表明:低—高加载时,存在“锻炼效应”,线性累积损伤的值大于1;在高—低加载情形存在过载效应,高
研究了噪声神经元模型的鞍-结分岔点附近诱发的随机节律的动力学行为。该节律的放电轨迹图不规则、无自相关特性;统计直方图连续分布,快速上升后指数降低。在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放电实验中发现了统计特征和参数位置相似的节律。该结果提供了鉴别鞍结类分岔和分岔点附近的随机动力学行为的指标。
本文研究了化学突触耦合神经网络的时空模式及其节律动力学行为。我们引入一个特征量—宽度因子来刻画神经元的簇放电类型,然后通过计算网络的平均宽度因子来说明耦合方式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神经网络节律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神经元的最终放电模式取决于网络中神经元的耦合方式,而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连接边数的增加只能改变长簇放电神经元的放电模式,使其转化为短簇放电。
在大鼠在体隔离灌流模型,研究了血压压力感受器在不同静压力下的放电模式,以及随着压力水平的变化放电节律模式的改变。结果发现,在低压力水平神经不放电,中压力水平神经放电,高压力水平神经不放电。放电节律模式有整数倍节律,连续周期1节律和on-off放电节律。在低压力区,随着压力升高,压力感受器由静息过渡到on-off节律再到连续周期1节律。在高压力区,随着压力升高,连续周期1节律可经过整数倍节律或on-
高空缺氧一直以来都是航空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高空缺氧识别方法。在模拟7500米高度记录缺氧状态下的脑电信号,然后把一种新颖的混沌神经网络——KⅢ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结合在一起来分析研究脑电信号。实验结果显示,即使是在缺氧的早期,在每个实验个体上也能够检测到明显的缺氧脑电模式。
本文采用偏钒酸铵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了Fe位和P位掺杂,并采用XRD、XEM、CV、交流阻抗谱、热重分析以及充放电曲线对材料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磷酸铁锂材料的钒掺杂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研究,确定了钒的最佳掺杂比例为0.04,在0.1C的放电倍率下,充放电曲线具有平稳的电压平台和较大的充放电比容量。循环伏安曲线以及材料表征等测试结果都表明掺杂对材料性能的改善是有利的。
离子液体是指全部由离子组成,在室温或相邻温度下呈现液态的物质,又称为室温离子液体或室温熔融盐,其具有不可燃、蒸汽压低、电化学窗口宽、电导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有望取代传统有机电解液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本文制备了1-甲基-3-丁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BMITFSI)/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LiTFSI)、1-甲基-3-乙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EMITFSI)/LiTFSI两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