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我国竞技体育最高目标指向奥运赛场,运动员奥运参赛年龄是比赛制胜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把握运动员的参赛年龄结构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可持续性发展有重大意义,以及对后备人才梯队建立具有导向作用。本研究通过对2008年至2020年(预估人员)4届奥运会参赛人员数据统计,以我国羽毛球五个单项的第一集团运动员年龄结构为视角,来分析我国奥运参赛年龄特征及发展趋势,从而为奥运参赛选手培养提供一个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2008年-2020年我国奥运参赛第一集团年龄结构为研究范本,对我国现行主力队员参赛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中国羽毛球队历经7届奥运会,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新赛制实行的第一届奥运会。因此2008年奥运会对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全新时期的开始。经前人研究我国羽毛球队队员最佳竞技年龄:男子平均年龄在24.53±2.59岁,女子平均年龄是23.86±2.57岁,退役年龄:男子平均年龄是28.07±1.53岁,女子平均27.86±2.44岁,统计分析如下:3.1奥运参赛队员年龄结构特点1.五个单项在平均年龄呈现上升趋势;四届奥运会,运动员多位于成熟期年龄,但靠近偏高一端。女运动员基本都在23.86±2.57岁以内,男选手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年龄偏大,平均年龄28.9,几乎达到退役年龄(28.07±1.53岁)。2.四届奥运会中,男子参赛均龄都比女子高,其中男子呈现持续上升,女子运动员相对稳定,平均值浮动较小,表明女运动员在年龄结构上更新快。3.其中2016年奥运参赛人员均龄值最高,接近或超过退役年龄,人员配置相较2012年奥运会复制率相对较高,其中男单、女单、混双接近100%。4.男单四届运动员变动较小,女单基本保持大中青配置,男双和女双普遍年龄偏大,混双年龄结构配置相对稳定3.2奥运参赛队员年龄结构成因3.2.1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同所有事物发展一样,运动员竞技能力必然经历提高—成熟—消退的过程,因此,几乎所有运动员都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峰,体育竞技人才的发展受年龄特点的制约,不到一定年龄或错过了适宜的年龄都难以创造出最佳成绩。因运动员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性发展变化的规律,决定了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运动员只有遵循其时间特征的固有规律组织训练活动,才有可能达到竞技水平的巅峰3.2.2个体差异因素不可否认个别运动员天赋比较好,成材期较早,保持状态更长。一些运动员如36岁的林丹超出退役年龄(28.07±1.53)仍然坚持第一集团,其天赋出众,最佳竞技年龄得到很好延续。除此之外,男双的傅海峰/蔡赟,女双的赵云蕾/于洋,女单中的张宁/谢杏芳/王仪涵肩负重任,扛起大旗,续写神话。3.2.3制度影响举国体制促使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给中国羽毛球队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需要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一个奥运参赛选手实属不易,因此对运动员的充分挖掘是必要;另一方面,丰厚的条件也消极的纵容成材率低,有厚度没质量,造成很多运动员大龄化。3.3奥运参赛队员年龄结构影响3.3.1年龄结构影响运动成绩2008年—2016年奥运会中,均龄分别为25.45、25.72、27.75。金牌数为3、5、2。整体上看,2008年小将居多,2012年老中青分配合理,有利夺冠,并形成集团优势。2016年均龄最大,同时获得金牌最少。2020年的预估参赛运动员均龄为26.6,呈现极端化,大龄且小将居多;女子均龄仅有23.2岁。当然,首获奥运年龄分布不同,我们在掌握普遍规律的同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从而造成人才流失。3.3.2年龄结构与人才梯队建设横向比较,从年龄结构上看2012年伦敦奥运会平均年龄为25.72,男为26.6,女为24.9属于竞技能成熟区中心右侧,也是获得冠军最多的一届,是最理想化的组合。从单项来看,单打项目没有形成肩负重任的梯队,过度依靠老运动员。纵向来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整体年龄偏小,以年轻人为主;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人员配置中:男最大年龄29岁,最小23岁;女最大27岁,最小21岁。整体配置较好,两极运动员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运动员集团优势。2016年参赛选手大部分复制2012年参赛人员,此时年龄偏大,老将居多,这也是仅收获两枚金牌的重大原因;2020年人员结构过于极端化,小将居多,老将过大。合理配置奥运会的参赛人员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梯队建设。综上所述,2012年年龄结构最合理,包揽所有单项冠军也是最好的证明。研究结论:1.奥运参赛年龄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奖牌获得集中运动员成熟期,因此应把握好处在成熟期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和参赛机会,男队应加强后备人才建立,尤其男单梯队不完善,后备力量薄弱。2.人体竞技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是呈现年龄特征的根本因素,除了考虑在最佳竞技年龄中获得奖牌几率最大,同时需要考虑运动员个体差异。最后,国家政策对运动员梯队建设有很大促进作用3.年龄结构的合理配比对运动员取得成绩有密切关系,处在成熟期靠右位置的运动员容易获得好成绩,纵向来看,年龄配比不宜极端化,大龄最好不超过29岁。4.2012年伦敦奥运会年龄结构更适合我国羽毛球队建设模型,有利于发挥集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