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综合笔者对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心得与成果,试图以较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十九世纪中叶后,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城市(treaty portcities)的历史意义及性格特征,并希望进一步与同时亚洲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与南亚)的殖民城市,略做比较分析。这批亚洲各地的口岸城市,都是在近代西方势力侵逼及影响下开放的,甚至不少是由西方人所建立或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在西方势力入侵之前,华人或华侨都占有相当的人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综合笔者对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心得与成果,试图以较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十九世纪中叶后,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城市(treaty portcities)的历史意义及性格特征,并希望进一步与同时亚洲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与南亚)的殖民城市,略做比较分析。这批亚洲各地的口岸城市,都是在近代西方势力侵逼及影响下开放的,甚至不少是由西方人所建立或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在西方势力入侵之前,华人或华侨都占有相当的人口数量及重要性。这类城市同样受到西方的冲击,但反应不一,型态殊异。全文前三节,分论:传统中国城市的特征、传统文化的据点。近代通商口岸制度的兴起;主要为笔者以往研究成果的扼要综述。后第四、五两节,则主要参考美国学者墨菲的著作观点,略作论释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从对中国生猪生产发展现状的分析入手,分析了中国生猪生产的区域布局和经营规模.从区域布局来看,认为原有的"南肉北调"的区域格局已经打破,北方地区的猪肉生产能力发展迅速;从经营规模来看,认为小规模散户生猪饲养出栏量比重大幅度下降,中等规模的饲养比重在迅速提升,大规模饲养的比重依然偏小.
文章对2014年上半年生猪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梳理,认为上半年产业发展总体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生猪产能快速下调、市场总体仍供过于求,二是生猪价格波动较大,三是生猪养殖持续亏损.同时,对上半年产业发展的相关趋势、热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下半年行情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防止生猪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加强监测预警与信息引导服
面对草原长期超载过牧和严重退化的现实,我国政府近10余年来实施了退牧还草、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一系列补奖政策,这对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弥补牧民所造成的收入损失、增加牧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要实现草原补奖的政策目标,还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草畜平衡理念,设计科学、合理、公平的补奖资金分配方案,提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完善草原产权制度,促进技术进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
1905年,胶济铁路通车之后,清政府批准济南自开商埠,其交通状况、经济地位和城市功能由此开始转型.而随着津浦铁路通车,济南成为山东省交通中心和经济中心.便捷的铁路交通使济南成为华北重要商业中心,城市商品流通量增多、商号数量和规模增长,商业区域扩展,其投资者、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服务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济南新式工业在铁路运输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但也因为交通因素而出现一系列曲折.手工业则因应于交通
"崇尚自然"的草原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重要载体之一,草原畜牧业则是草原文化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对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失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存在和草原文化的传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建议采取像"园地制宜的制定适用于草原地区的发展政策"、"尊重草原文化,正确引导草原畜
本文将借用市民社会概念,对近代济南早期城市化的发展进行探究.市民社会指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后来哈贝马斯引入公共领域的观点,将市民社会的观点发展为除了私人经济领域以外的既独立于政治体系又独立于经济体系的纯粹社会文化体系,即公共领域.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然后分析了我国生态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生态畜牧业应该从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科技转化、规模化饲养、完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的对策建议.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民国初年说,"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以铁路、公路、港口为中心的新式交通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格局,重构了城市的结构和功能.这是人们选择胶济铁路与山东区域城市化发展研究的意义所在.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胶济铁路成为推动济南自开商埠与促进商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济南自开商埠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光绪二十四年(1898)自开商埠正式出现,并逐渐代替条约口岸成为清末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一日(1904年5月15日),济南自开商埠正式奏准,是全国第九个自开商埠城市.济南开埠前后其经济发展情况怎样,与中国其他自开商埠城市相比较,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人们的认识与鲍德威先生的《中国的城市变迁:1890-1949年山东济南的政治与发展》书中的认识又有何异同.本文从对比分析的视角,对济
济南自开为商埠,设立商埠区,对济南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济南的商业贸易因开埠而获得快速发展,随着中外商贾云集济南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济南市场与国际市场、与国内重要口岸以及省内外的区域集散市场,建立起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济南市场的集散功能显著增强,在全省市场结构中的地位随之提高.开埠及其随之而来的通商贸易,改变了开埠前济南城市经济的那种与世几近隔绝、对外半封闭的状态.开埠后的济南逐步成为全省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