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联合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与椎间及后外侧360°植骨融合治疗L4、5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影像改变.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1月对采用后路减压联合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术(A组,29例)治疗与后路减压、椎间及后外侧360°植骨融合术(B组,31例)治疗的L4、5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A组男20例,女9例;年龄21~67岁,平均45.1岁,病程2月-4年.B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2~86岁,平均56.2岁,病程3月-6年.除A组患者年龄低于B组(P<0.05)外,两组患者在性别、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病变节段及其上下节段椎间高度、椎间活动度及腰椎整体活动度.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9±20 min、223±26min,出血量为85±36 ml、437±21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B组术中并发硬脊膜撕裂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随访时间12~21月,B组随访12-23月.A、B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A组VAS、JOA及ODI改善率分别为85.2%±7.4%、68.6%±12.2%及52.2%±13.0%,B组分别为66.2%±11.9%、77.0%±15.7%、56.6%±11.0%;其中,VAS改善率A组比B组明显(P<0.01),JOA及ODI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病变节段及其远端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变近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较术前降低约2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病变远端节段及腰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变节段椎间活动度较术前减少约30.7%,B组病变近端节段椎间活动度较术前增大约70.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除病变近端节段的椎间高度与椎间活动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联合Coflex棘突间动力重建与360°植骨融合术治疗L4、5节段退变性疾病疗效相当,但前者对邻近节段具有保护作用,更适用于青壮年初治及年老体弱复发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