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预防新的合成制冷剂可能产生的未来环境问题,制冷机工质替代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尽量考虑使用天然制冷剂。二氧化碳作为制冷空调环保(GWP=1)的天然制冷剂之一,在制冷行业广泛使用CO2做制冷剂,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且不破坏臭氧层。当二氧化碳由固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的空气温度瞬间下降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
【出 处】
:
2016年第九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预防新的合成制冷剂可能产生的未来环境问题,制冷机工质替代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尽量考虑使用天然制冷剂。二氧化碳作为制冷空调环保(GWP=1)的天然制冷剂之一,在制冷行业广泛使用CO2做制冷剂,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且不破坏臭氧层。当二氧化碳由固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的空气温度瞬间下降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
其他文献
太阳能吸收制冷技术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水制冷剂是自然工质,具有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显著优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空调制冷技术。但是,仍然需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机组体积大,小型化、风冷化困难;第二,传统的中低温集热器效率较低所带来集热器面积偏大和机组初投资偏高的问题;第三,太阳能的波动性、间歇性导致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制冷机的制冷效率较低及冷量供需不匹配或系统工作间歇性等问题,从而难以保证太阳能吸收
主要从控制算法和控制效果的角度,对当前国内外冷库制冷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根据控制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目的 将控制系统分为单输入单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对比传统的PID算法和当前热门的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在冷库制冷系统中的控制效果。
本文针对梧桐庄井下降温需要、制冰冷凝热回收利用及水源热泵系统备用机组选择的情况,提出了利用多工况热泵型制冷机组作为井下局部降温井上制冰系统的制冷主机,实现冬季供热、夏季制冰+制热工况,进而论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并对不同工况和制冷剂情况下机组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运行测试表明该系统在正常运行的同时满足了不同工况,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回热器作为回热式低温制冷机的关键部件,其填充介质对整体性能影响很大.文章采用丙纶纤维作为回热器新型填充介质,对单级脉管制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丙纶微尺度空间结构及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基于充气压力分别为3.5MPa/3.0MPa/2.8MPa/2.5MPa/2.0MPa/1.5Mpa的工况下,进行了降温性能、频率性能、制冷性能试验,获取了最低制冷温度,最佳工作频率及最大比卡诺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充气
搭建了低品位热能驱动的以硫化膨胀石墨为基质,以MnCl2/CaCl2-NH3为工质对的再吸附制冷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60℃热源温度为制冷性能系数(COP)的拐点温度,最大制冷功率为2.98 kW.当热源温度高于160℃时,系统显热负荷增大,继续加热高温床会降低制冷效率.
为了利用垃圾填埋气(LFG)这种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本文提出一种以LFG为燃料的空气源沼气机热泵供热系统,并研究其供热性能。确定了LFG收集系统以及适合沼气机热泵系统的LFG净化方法。所构建的实验平台可经阀门切换,分别研究沼气机排烟余热单独回收利用或缸套冷却水和排烟余热同时回收利用两种模式。进行了系统供热性能的实验测试,并对影响系统供热性能的沼气机转速、冷凝器水流量、冷凝器进水温度等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成为当前保持室内空气适宜,高质洁净度的主要设备。随着当前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空调由于其独特的节能、省力、舒适和易于构成自控系统的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物中。文章通过分析变频空调的技术优势以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变频空调的不足,并探讨了变频空调的未来发展趋势。
钢铁工业是高能耗工业,其耗能量占全国能耗量的16%左右,能源消耗费用占企业生产总成本的24%以上。对钢铁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利用新技术进行探究,有助于减少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山东某钢铁企业冲渣过程产生的废蒸汽的潜热情况,并提出了热管式换热器及吸收式制冷用于蒸汽热回收的途径,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提出热泵型空气干燥蒸发结晶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高效、低能耗、零排放、水与金属盐回收利用。为了针对性地优化本系统,达到提高系统蒸发能效的目的,本文对理想循环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系统中,热泵系统的(火用)损最大,占系统总(火用)损的2/3,而质量传递对于系统总(火用)损没有影响。
浆氢是固氢和液氢的混合物,相比于液氢由于浆氢具有更高的密度和热容,更适合用于火箭和航天推进器的推进剂。本文基于两相流欧拉-欧拉模型,在考虑颗粒动力学的基础上对浆氢在水平圆管中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浆氢在不同热流密度、流速和颗粒直径等情况下的研究发现,浆氢相比于液氢可以有效减少液氢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