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导航辅助下微创治疗深部骨组织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短期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7例累及深部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病变在我科接受了导航下微创治疗.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2~48岁,平均28.6岁.所有患者经X线、CT、MR、骨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并经术中、术后病理学证实.7例中包括胫骨和股骨的软骨母细胞瘤各1例;股骨的骨样骨瘤2例;跟骨骨样骨瘤1例;髋臼顶部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导航辅助下微创治疗深部骨组织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短期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7例累及深部骨组织的良性骨肿瘤/病变在我科接受了导航下微创治疗.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2~48岁,平均28.6岁.所有患者经X线、CT、MR、骨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并经术中、术后病理学证实.7例中包括胫骨和股骨的软骨母细胞瘤各1例;股骨的骨样骨瘤2例;跟骨骨样骨瘤1例;髋臼顶部骨囊肿2例.按照Enneking外科分期:1期2例,2期5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将薄层CT、MRI导入Mimics和导航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手术中将Tracker安放在远离病灶处,使用术中CT进行扫描.将导针钻入病灶边缘,顺导针插入椎间盘镜套管,逐步扩大通道面积,直至最后建立工作通道.在影像监视器下通过工作通道放入骨凿,对病变开窗,放入刮勺,对病变刮除后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证实术前诊断.病灶刮除后辅助以氯化锌烧灼瘤腔壁,随后使用人工骨进行植骨.采用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相结合,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9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型颈前人路颈椎手术体位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104例行颈前入路颈椎手术的患者,选取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凝胶肩垫、头圈和圆柱状棉质纺布卷组成的新型体位垫;对照组采用凝胶肩垫、头圈、沙袋和辅助软垫。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行微创椎间孔减压术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0.10-2014.10期间,我院有46例患者在腰椎开窗术后继发或残留腰腿疼痛症状.其中,男30,女16,平均年龄52±16岁,平均随访13个月,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和屈伸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诊断为术后腰椎失稳23例,术后椎间盘再突出1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3月27日在我科住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2人,女性患者58人,平均年龄(67±2)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6例,股骨颈骨折40例,其他患者1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患病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认知状态等一般情况具
目的: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蒙古族人群的骨密度值(BMD)和骨质疏松(OP)检出率的变化。分析蒙古族骨密度变化的规律及骨质疏松发生率与汉族人群的差异。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UNAR DPX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81例20~89岁受试者腰椎1~4椎体骨密度值。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7,以及使用其趋化因子CCL19 对BMSCs 的趋化迁移作用,探讨BMSCs中MMP9 表达上调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与细胞迁移相关的信号通路。
目的 研究膝关节局限性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发病及形态学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局限性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18例,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部位、形态特点。所有18例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病灶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两例术中发现种植转移的病人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联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选择36例混合型脑瘫(痉挛型合并手足徐动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18岁,平均8.6岁,所有病人表现为肢体痉挛,下肢肌张力均为3级(根据Ashworth 5级法),伴有肢体不自主运动,部
目的:远端型颈型肌萎缩症患者常同时存在颈脊髓锥体束压迫性损伤及脊髓前角细胞功能异常,而后者往往难以通过影像学上的结构性异常予以解释。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试图探讨颈皮质脊髓束压迫性损伤是否与远端下运动神经元出现功能异常存在相关性,从而明确颈型肌萎缩症可能的发生原因。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应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例.本组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20-76岁,平均47.6岁;骨折按AO分型C1型10例,C2型18例,C3型8例;致伤原因摔伤20例,交通伤11例,其他损伤5例;伤后4-7天内手术,采用前臂远端Henry切口,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病人的病情变化观察及护理.方法:护士能随时发现病情,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治疗及护理.1.体温的观察与护理:劲脊髓损伤时,患者常伴有40℃以上的高热,或出现体温不升,一般认为这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环境温度变化丧失调节能力所致,对高热的治疗与护理,主要措施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有空调的房间,应将室温降到25度以下,一般不需要其他的复杂措施,特别要注意四肢的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