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断与支气管镜技术

来源 :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7-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已成为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2017年美国总共新增癌症诊断168.878万例,日均新增4600例.研究者根据国家卫生数据中心的死亡率数据预测,2017年美国全年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将达60.092万,日均死亡人数1650人[1].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16%,但早期肺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7.7%,患者能否手术是其长期生存的关键,不过只有1/3的患者适合于直接手术[2],因此,必须通过包括经支气管镜介入在内的各种方法,及时发现早期肺癌.目前诊断肺癌的手段及观念主要有以下进展.
其他文献
在ICU病房中,浓缩红细胞及其他血液制品的使用相当普遍.据估计,超过40%的危重患者在ICU期间接受一次或多次血液制品输注,其中大约90%是为了纠正长期贫血.危重症患者使用血液制品应仔细权衡潜在的获益和风险.我国目前尚无针对临床危重症患者的血液制品输注指南,本文结合欧美国家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和最新文献,简述了在ICU输血及各种类型血液制品的治疗指征,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迄今为止,无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还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也没有将氧气列为药品,临床医嘱中也未写清氧疗的医嘱应该怎么开立.氧气是生存的一个必要因素,没有氧气人类最多只能存活几分钟.在人体内,氧气的稳态是由氧供和氧耗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低氧血症是常见危重症之一,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两个主要负责输氧和维持体内氧气平衡的系统,在临床中
众所周知,营养支持治疗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尤其对于危重症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支持手段.营养支持治疗包括经口服或喂养管进行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肠内营养具有下列优势[1]:①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选择范围广.②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危重患者本身处于强烈应激、高分解代谢、免疫功能紊乱等全身代谢反应状态,营养状况差,营养不良可成为独立影响其病程发展的因素.为纠正已经出现的营养不良,补充消耗的热量及蛋白质等,调节代谢状态及电解质平衡、免疫力及能量储备与恢复能力,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患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肺部超声地位日益重要,已常规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间质、肺泡和胸腔的病变综合征等几方面,即肺部情况从正常到气胸、胸腔积液、肺渗出性改变、实变与不张均可被肺部超声识别.目前应用方兴未艾,值得呼吸危重症医师的重视和进一步探索.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通常作为危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手段.刚发表的EO-LIA研究虽然未得出阳性结果,但对照组28%的患者最终接受了ECMO辅助,很难得出ECMO在危重ARDS治疗中无效的结论,也说明对于机械通气不能维持的危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早期EN有助于维持肠道完整性、调节应激和全身免疫应答、减轻疾病严重程度、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难治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接受ECMO的患者大多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
以201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的成立为标志,我国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发展、快速发展的轨道.短短的7年时间,我国介入呼吸病学领域完成了对国外技术的跟踪和全面接轨,目前国际上的前沿技术,在我国均有开展.我国介入呼吸病学技术规范程度大幅度提高,因而没有发生行业性的技术滥用.介入呼吸病学技术也获得了呼吸界同道广泛的认知,许多技术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例如很多区县级的医院开展了支气
冷冻技术用于呼吸系统的应用已有40余年,冷冻技术原理为将探头尖端送至病变组织处,依据焦耳汤姆逊效应,通过制冷剂的快速释放吸收周围环境热量,从而使冷冻探头尖端迅速降温,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冷冻技术可分为冷冻治疗技术和冷冻活检技术,下面对两种不同的冷冻技术分别介绍.
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用于治疗中央型气道狭窄后,硅酮支架(Dumon支架)已被广泛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并被作为评价其他各种新型支架治疗气道狭窄效果优劣的“金标准”.Dumon支架于2014年3月引入我国,虽然在国内的应用仅有短短的4年多时间,但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开展了此项技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尝试做了一些创新性应用,其中有些创新应用属于国际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