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疗效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qxq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只健康Wistar大鼠(月龄为12~14月),体重300~40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对照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白藜芦醇对照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于术后8周开始以白藜芦醇(25mg·kg-1)每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等量的0.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连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衡量大鼠学习记忆水平;测定大鼠脑皮层、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变化。结果:术后12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脑皮层、海马组织内MDA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SOD及GSH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脑皮层、海马组织内MDA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SOD及GSH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脑组织内自由基损伤来实现的,该实验研究为临床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9月应用AF椎弓根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8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48例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神经功能、神经
本刊讯(工信部消息)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以下简称《转移目录》)。《转移目录》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十完善政策措
目的制备兔抗人RBBP10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用人工合成的RBBP10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制备的抗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此次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