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务”促进江阴城乡饮水安全保障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 :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阴以江南水务为主体,从建立应用系统模块、升级管理模式着手,积极实施“智能水务”项目建设,建立系统模块包括GIS系统和水力水质模型、给水智能调度系统、RFID应用与水务移动、大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升级管理模式,开展系统整合实践、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再造水务工作流程、创新运行管理手段。通过实践,实现行业争先目标、提升水务安全保障、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江南水务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成功结合的实践,为今后江阴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指明了路径方向,并为苏南其它兄弟市(县)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水平提供了一些借鉴。
其他文献
在郊区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处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区雁栖镇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在旅游产业的驱动下,雁栖镇的居民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产业层面和社会学层面的城镇化;通过旧村改造和流域综合治理,山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实现物质资料的城镇化;旅游产业发展维护了资源和环境,吸引了大批市民长期居住和短期度假,实现了人口的郊区化;同
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正经历着剧烈的变更,许多有机、丰富的乡村空间肌理被刻板冰冷、单一的城市形态所替代,乡村空间特色正不断被蚕食。目前规划界虽有对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肌理传承方面的研究,但多数从主观的经验判断出发,缺乏对空间肌理的数理关系的研究。为此,本文将借助CityEngine软件平台,以传统乡村聚落的道路形态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一套道路形态参数化解析与重构方法。
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重要表现,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仍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因此,研究流动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预测和规划未来人口流动格局、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西省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流动人口区位商和人口多中心模型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产业创新及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但从空间关联视角的研究仍有待加强.以转型中的经济大省广东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空间常系数模型,分析广东省KIBS地区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表明:①广东省各地级市KIBS产出总体上以珠三角城市最高,但各行业存在空间差异;②广东省地级市KIBS呈空间正相关特点,
旅游业发展正在经历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从"城市旅游"向"都市圈旅游"、"城市群旅游"的空间演变过程。旅游经济联系度和交通时空通达性是判定区域旅游空间联系能力的重要指标,经检验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运用引力模型、通达性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四大经济区域测算后得出以下结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居于首位,具有旅游产业先导优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从"四化"背景下"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基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差异水平不断减小-内在关联水平不断增强"的三维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水平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从时序特征看,中原经济区"三化"的综合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状态:1995~1998年缓慢上升,1999~2004年波动下降,2005年以来呈现波动上升且2009年以来上升幅度较大。从时序变化的原因解读看,
采用Theil、CV、Morans I及尺度方差等方法,基于分区级、市域级、县级3种尺度分析2000-2012年中原地区城镇人均收入、乡村人均收入和城乡收入比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特征,从多维视角探索城乡收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2000年以来,城镇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在3种尺度上均表现逐渐减小趋势;乡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均呈现逐渐增大趋势;而城乡收入比区域差异不同尺度演化趋势不同,但总体与乡村人均收入较为相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反映人类活动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案例地,利用1985、2000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等方面,全面揭示了北京市1985-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 1985-2010年,北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区已经成为区域竞争与协作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中地区发展中经济区的发育发展更为显著。自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被设立为国家级经济区以来,作为发展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组织模式,西北地区经济区发展的进展较快,正在推进关天经济区、兰西各经济区、天山北麓经济区、沿黄经济区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经济区5个经济区的有序发展。
现有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装置仍停留在手动控制阶段,需要通过机械或连杆的操作实现作物局部根区的交替灌溉,费时费力,响应速度慢,并且需要借助其他实验观测资料判断作物根区的实际含水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灌水以及何时需要交替灌水,严重影响控制精度.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交替灌溉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硬件设计并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