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胶囊内镜下形态特点,建立分型标准.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1-2014年诊断为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行胶囊内镜检查
【机 构】
:
10003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
:
The 14th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a(第十四届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胶囊内镜下形态特点,建立分型标准.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1-2014年诊断为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并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内镜和临床资料,分析其镜下特点.结果 共收集39例患者,男21例,女18例,年龄4~56岁,中位年龄为24岁,病程为20 d至23年,其中原发性28例,继发性11例,包括肝硬化、门脉血栓、先天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腹腔淋巴结结核及隐源性多灶性溃疡狭窄性小肠炎(CMUSE).胶囊内镜下非典型表现有:绒毛增粗、肿胀、扩张,病变可呈铺路石样,可见白纱样改变,并可见"蓝色大疱样"改变.典型表现:黄白色点状、片状及鱼鳞状淋巴管扩张,散在、成簇或弥漫分布.根据内镜下形态建立分型标准如下.Ⅰ型:以绒毛肿胀、扩张为主,偶见点状、短棒状不明显白斑或白纱样改变;Ⅱ型:散在点片状黄白色淋巴管扩张,累及范围多小于2个1/3肠段;Ⅲ型:明显的片状及鱼鳞状黄白色改变,弥漫分布,常同时累及全部三段1/3小肠.根据该标准进行分型,Ⅰ型10例,Ⅱ型20例,Ⅲ型9例;Ⅰ、Ⅱ型均以累及上1/3肠段居多(分别为6例、16例).Ⅲ型患者均为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继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均为Ⅰ、Ⅱ型(分别为5例和6例).1例CMUSE合并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虽镜下未见经典肠淋巴管扩张症表现,但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黏膜下层大量淋巴管扩张.结论 内镜下肠淋巴管扩张症可有不典型表现,此时需注意黏膜下层淋巴管扩张可能.肠淋巴管扩张症内镜下表现可归纳为不同类型,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4例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揭示ATG16L1是CD的易感基因,而ATG12-ATG5-ATG16L1共轭复合体是自噬信号通路中一个关键性节点.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ATG12和ATG5是否与CD发
明星,市场,企业,策划,一环扣一环,本来不是娱乐圈的人,却常在河边走,久而久之,鞋也湿了,也罢,在当咨询策划人的同时,也当个娱乐圈内人,过把瘾!但咱干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咨询策
目的 研究杆状病毒凋亡抑制重复含体6 (BIRC6)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
近年来胃息肉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良性胃上皮性息肉主要包括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胃炎、消化
目的 研究杆状病毒凋亡抑制重复含体6(BIRC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化学治疗敏感性中的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IRC6在13种ESCC细胞和11
目的 拟采用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细胞介素(IL)-6作用于结肠癌细胞,观察其对Wn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作用通路,验证U
孩子,你求真务实的精神可嘉!可让我坐一天让你把毫毛数完,我实在吃不消!
目的 增加胃肠道肿瘤患者化学治疗期间的营养需求,减轻由化学疗法所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化学治疗期间,对照组
7月20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步入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On Jul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