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虚实夹杂证病机及治法治则探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脾胃病中,虚实夹杂证是常见证候,探讨脾胃病虚实病机特点,治法治则特点。有效地指导临床。脾胃病虚实的病机有:实有瘀、痰、气滞、寒、热、湿。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在脾胃病的虚实证候治疗中,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消,痛宜通,腑实宜泻,肠滑宜涩,呕逆宜降,嘈杂宜和,津枯宜生。对虚实夹杂证的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有助于虚实用药比例的规范化。
其他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UC)是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本文以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观察中医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观测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善状况,评价中医治疗对于本病诱导缓解的效果以及对于相关凝血指标的改善情况是否优于西药对照组,结果表明中药组对于患者CRP,ESR,PLT的改善程度均优于美沙拉嗪组(P<0.05)。清肠化湿方在改善患者瘀血相关指标方面并不比西药差,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结肠炎性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脾胃虚弱为本,湿、浊、瘀、毒是本病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一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病例的分析,根据中医“三分治疗,七分调理”理论,除了常规的治疗手段外同时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在饮食护理上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候类型,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中药直肠滴入法直接在局部起到消炎、愈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IBD),病变累及肠黏膜层、黏膜下层和浆膜层。为进一步探讨神经-免疫信号物质、炎症因子与CD发病的关系及白术茯苓汤的干预作用,本文观察了该方不同剂量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肠粘膜SP和血清IL-8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表明5:4及2:1为白术茯苓汤抑制脾气虚CD大鼠SP与IL-8分泌的最佳配比。白术茯苓汤此配比,不仅健脾之力强,且祛湿
为进一步揭示健脾清热活血方药防治结肠癌的可能机制,本文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公认有效的美沙拉嗪为对照组,从细胞水平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及相关通路Wnt/β-catenin介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健脾清热活血中药复方具有明确防治溃结相关癌变效应,以中剂量疗效最为明显。由此推测,健脾清热活血中药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C-myc、CyclillDI、TCF-基因表达,逆转
随着相关研究对核因子-κB(NF-κB)在肠道炎症中的枢纽作用、DC抗原提呈功能的阐明,调控此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进而阻断UC过激的炎症反应已成为治疗和新药研发的重点。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湿热蕴肠关键病机组成“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敛疡生肌”的清肠化湿方,本文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其对小鼠骨髓来源DC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清肠化湿方能有效抑制NF-κB的活化入核,降低D
脾功能亢进在临床上多见于肝硬化病人,而脾动脉栓塞术(PSE)是临床上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优点是创伤小,疗效确切,故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脾动脉栓塞术后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反应,如疼痛、发热、呃逆、感染,严重者会出现脓肿形成,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临床上称之为栓塞后综合征。在这一系列症状中,中医药在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中医认为,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
会议
痰为一种体阴化阳,善守易走之物,其成因多样,作者认为概括来不外三类:首先,因于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其次,脏腑功能失调,诸痰横生;再次,痰因于外感、内伤。故化痰治在转津液输化之机,五脏为本,气机为标,脾胃为中枢之机要。
会议
会议
吴茱萸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物组成.《伤寒论》原著中论及吴茱萸汤的条文有三: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条原文中张仲景为吴茱萸汤开列了5个症状:头痛、手足厥逆、烦躁、呕吐、下利.
会议
功能性腹痛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疾患。临床上以脐周反复发作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给患儿及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及精神负担,少数较严重者甚至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西医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笔者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运用具有疏健脾功效的逍遥散加味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