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外还面临着各种社会不良行为、信息的诱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机会,导致其健康水平不断下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但是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提示,当前我国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所以有效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适能和运动能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有关教育部门需要通过实施科学化的体育教学方案来增加青少年体力活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为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改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五年特色足球教学锻炼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为有关教育部门制定有效的特色体育教学方案提供科学化的建议。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两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四个班进行不同方式的体育教学,其中东北旺小学为实验组,每周在进行两次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再增加两次课时的特色足球锻炼教学,西二旗小学为对照组,每周进行相同时长的传统体育锻炼教学。跟踪5年后于2018年对两所学校学生的握力、背力、坐位体前屈、双脚象限跳、肺活量、闭眼单脚站六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评估,其中力量水平用握力、背力表示,柔韧性水平用坐位体前屈表示,灵敏性用双脚象限跳表示,协调性用闭眼单脚站表示。统计分析方法:在SPSS22.0及EXCEL2010中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所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女生握力(16.23±3.62kg)与对照组女生握力(16.11±3.67kg)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生背力(46.28±8.80kg)与对照组女生背力(51.85±13.65kg)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生闭眼单脚站立时长(28.69±22.12s)与对照组女生闭眼单脚站立时长(11.93±6.64s)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生坐位体前屈(6.36±1.11cm)与对照组女生坐位体前屈(11.97±5.80cm)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生肺活量(2380.60±398.40ml)与对照组肺活量(2127.06±369.69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女生双脚象限跳时间(8.94±1.51s)与对照组女生双脚象限跳时间(9.86±1.66s)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男生握力(16.88±5.12kg)与对照组男生握力(16.53±3.55kg)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男生背力(53.74±14.05kg)与对照组男生背力(53.45±9.63kg)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男生闭眼单脚站立时长(21.12±9.71s)与对照组男生闭眼单脚站立时长(14.82±7.18s)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男生体前屈(2.26±7.91cm)与对照组男生体前屈(6.65±6.74cm)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男生肺活量(2523.80±389.48ml)与对照组男生肺活量(2337.08±354.99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男生双脚象限跳时长(8.75±2.16s)与对照组男生双脚象限跳时长(10.12±2.39s)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相比于传统体育教学,特色足球体育教学干预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及肺活量,但不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柔韧性;(2)特色足球教学对学生的力量素质影响较小;(3)总体特色足球教学对于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特色足球教学对学生力量及柔韧性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特色足球教学相比于常规体育教学也存在不足之处,应在今后的特色足球教学活动中加入相应的力量及柔韧性运动干预以弥补单纯足球教学造成的不足,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