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山地小镇规划设计--以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为例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1年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以小城镇为核心带动周边村庄的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构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城镇的建设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5· 12"汶川地震中,成都地区受灾极为严重,尤以小城镇受灾程度最大,许多小城镇已毁,城镇建筑成为危房,城镇道路被严重破坏阻断。如何重建灾后的小城镇,如何尽快恢复小城镇的生活与生产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重新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既要保持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又要重视增强小城镇抵御灾害的能力,还能保持其特色,将是灾后重建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灾区实地调研,结合彭州市磁峰镇规划设计实例研究,总结和提炼山地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特征要素与特色手法,尝试提出建设特色山地小镇的城市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从目前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实践来看,开展旅游专项规划是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结构中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协调当前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针对当
会议
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能源,丰富的储量为其在化工方面的利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同时,国际上为适应21世纪全球能源和石油化工原料结构转变的需求,将天然气替代石油合成烯烃,即通过甲
本文讲述了北京市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对风景名胜区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要加快北京市市风景名胜区立法进程,以规划为龙头
作者以数十年在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上的工作经验对当前浙江风景名胜区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核心景区保护和利用、提高风景名胜区教育科普功能、风景建筑与风景环境协调、“
  作为全国受灾最重的风景名胜区,在没有灾后重建规划先例、灾后风景区基础资料匮乏、次生灾害频发、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在风景资源保护、灾民安置、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恢
本文讲述了在我国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尚存有不可忽视和较为普遍的认识偏离的倾向,应当引为充分关注与正视。这里,仅以国家
自然遗产最为重要的价值是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产生的最为重要的是无形的遗产——山水文化,山水艺术,山水科学,是无形遗产的源泉.有形文化遗产是丰富的无形遗产的载体.无形遗
在过去的50年中,气候变暖已成为地球物理环境变化的最主要反映,这种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带来的变暖,对人类和自然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世界自然遗产.种种迹
本文讲述了决定风景遗产本质特征的核心理念,即风景遗产的价值、性质、保护、展示和传承,管理是科学发展风景遗产事业的关键,按照风景遗产的核心理念,建立一系列保护利用措施,形成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收入的来源。本文在分析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及产生的背景基础上,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