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常压干燥法制备气凝胶,通过改变R/C控制材料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交放电等对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所得的炭气凝胶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机 构】
: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教育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压干燥法制备气凝胶,通过改变R/C控制材料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交放电等对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所得的炭气凝胶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三点弯曲方法测试了化学气相浸渗法(CVI)工艺制备的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3DC/C复合材料)的性能,借助于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分析了密度及编织结构对材料性能和断裂模式的影响.
本工作对有机电解液体系超级电容器性能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测试发现有相体系超级电容器拥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能量密度可达6.8Wh/Kg,最高功率密度超过1000W/Kg,2.5万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70﹪以上,循环性能良好,充放电效率高,且内阻小.
用激光脉冲法测量了三种炭/炭(C/C)复合材料样品(预制体分别为针刺毡、短纤维树脂模压毡、炭布叠层)在纤维铺层的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热扩散率.结果表明:三种C/C复合材料样品的热扩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主要是由占支配地位的声子-声子碰撞所引发的散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决定的,并建立了3种样品在垂直方向上热扩散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式.
本文用浓硝酸对中间相沥青基短切炭纤维进行了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表面处理对炭纤维增强炭基合材料的热、电传导性能和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二维炭/炭(C/C)复合材料700~1300℃温度范围内的微氧化(氧化失重小于6wt﹪)行为及其氧化机理.结果表明:2D-C/C复合材料的微氧化行为服从线性规律,且氧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866℃的微氧化受控于氧在材料缺陷内的传输速度;866~1300℃下的微氧化则由氧在气体边界层内的传输速率所控制.
采用液相反应法制备了膨胀中间相沥青炭微球(Expanded Mesocarbon Microbeads,简称)考察了反应时间对膨胀容积的影响,通过SEM和XRD测试分析了不同反应时间制备的EMCMB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变化.
应用低温(≯1000)℃在过渡金属化合物氯化钴参与下热处理未经石墨化的中间相炭微球(MCMB),制备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炭负极材料.
在碱性条件下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并在酚醛树脂中掺杂不同含量金属制备活性炭,考察不同活化时间和温度对酚醛树脂活性炭的收率及比电容的影响.
用直流循环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等表征手段比较了沥青焦基超级活性炭和日本市售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沥青焦基超级活性炭在KOH、HSO及有机电解液(CH)NBF/Propylene carbonate体系中的比电容均超过了日本产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
本文以化学、物理性质稳定、导电性好的活性炭纤维(ACF)作为电极材料,KOH为电解液,研制炭基双电层电容器.研究了电解液浸渍电极时体系的真空度、KOH浓度、电极片组成及厚度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的工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