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交叉对比方法,评价大学生群体体质情况与全国同龄群体平均体质水平的差异,并用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学年平均学时学分对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显著性与重要性,以分析课时压力对于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学时学分数与体质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基于学科背景进行针对性引导给出建议。除此之外,本研究辅助分析奖学金获得者的男女比例和近年来优良率变化情况,以探究优秀学生群体的体质变化情况。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收集2015-2018年中山大学2015级总计28670条本科生体质测试数据,其中13685条男性数据,14985条女性数据。2015年7680条,2016年7057条,2017年7254条,2018年6679条。学生来自全国的31个省份,据有一定的代表性。2)研究方法 a)测量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大学部分的相关规定,对男、女进行8项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相关预处理。b)学科背景与课时压力交叉对比分析收集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0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代表全国平均体测水平,与大学生体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分析。收集中山大学教务部收集39个院系毕业学分与课时数,代表学生的学科背景与课时压力;收集2015-2018学年"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相关数据,进行辅助分析。C)课时压力对体测影响显著性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课时压力的显著性分析,并用逐步回归法优化参数。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共线性分析,以排除重复意义变量的干扰。d)课时压力对体测影响重要性分析通过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课时压力相对重要性分析,以"均方误差递减重要性"和"精确度递减重要性"指标来反映单个体质测试指标对于体质测试成绩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1)以大一女生为例,在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1min仰卧起坐三项上有明显的优势。这三个项目成绩分为3052.66,17.822厘米,38.405个,远高于2010年的2352,13.5厘米,28.9个和2014年2431.3,13.6cm,30.7个的平均水平。8.815秒的50m跑用时和226.949秒的800m跑用时亦少于2010年9.6秒和256.8秒以及2014年9.8秒和261.3秒的全国平均水平。2)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整体呈下降趋势,一年级35.9%的优良人数比要显著高于大四学生5.1%的状况,而大四学生的不及格比要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3)在优秀奖学金获得者体质测试优良群体中,女生占比约为73%,男生占比约为27%。奖学金获得者的体质测试成绩优良率近年在逐年递减,从2015-2016学年的42.68%降至2017-2018学年的15.89%。4)医学学生体质测试平均成绩为74.745,排名第一;哲学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为70.985,排名倒数第一。5)在课时压力对体测影响显著性分析中,女生在初始线性模型的学年平均学分P值从大一的0.00927降至大四的0.000166,逐步回归模型的P值从大一的0.00944降至大四的0.00013。6)在课时压力对体测影响重要性分析中,男女生的随机森林均方误差递减重要性得分指标,从大一的(2,3)均提升至大四的(6,7),而精确度递减重要性得分指标从大一的(623,706)提升至大四的(782,1085)。研究结论:对比于全国同年龄段平均水平,大学生形体特征基本相似,整体体质测试情况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代表学生群体比全国同年龄段群体身体素质平均水平要好。而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最好,哲学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最差。学科背景对于体质测试成绩的影响要大于课时压力,因此大学体育锻炼应该具有学科针对性,通过合理方式促进体质测试表现较差的学科学生加长锻炼时间。综合全校学生而言,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整体呈下降趋势。女生体质要优于男生,在优秀学生群体中变现更加明显。同时,奖学金获得者的体测成绩优良率近年在逐年递减,学校对于优秀学生的体质锻炼应该更加重视,并出台相关举措促进优秀学生加强锻炼。而在优秀学生群体内部,成绩越好的部分群体体测成绩则越高,代表顶尖学生群体体质意识更加浓厚。学年平均学分的显著性随着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逐步提高,对于学生体质情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而学年平均学分和学年平均学时的重要性也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不断提高,并且均在大学四年级到达最大值。其中,学年平均学时的表现比学年平均学分的表现要更加明显,这表示,课时压力对于学生体质是有显著影响和重要性,随着低年级到高年级课时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