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经纬网格计数法与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急性肠粘膜损伤所致的体表EB渗出点的分布情况,并探讨该方法可行性。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5%、10%、12.5%芥子油浓度组,每组6只。采用芥子油灌肠造成急性肠粘膜损伤模型大鼠,于造模后4h麻醉,尾静脉注射EB,脱毛;分别于造模后5、10、15、20、25h对大鼠进行固定、拍照;于造模后25h将大鼠处死,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在各模型组大鼠腹部照片构建经纬网格,记录网格位置及其渗出点个数;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镜下空白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清晰;模型组可见与浓度正相关的水肿、炎症细胞浸润。(2)聚类分析获得3个"特征网格",其轮廓分析结果表明:各浓度下该"特征网格"渗出行为无时间变化趋势(P>0.05);各时间点下其渗出行为不与浓度变化相关(P>0.05)。(3)7.5%浓度组因子分析获得5个"特征区域",其轮廓分析结果表明7.5%浓度下该"特征区域"具有时间渗出趋势且渗出程度不同(P<0.05),"区域Ⅱ"渗出程度较高。(4)造模后5h渗出点因子分析获得8个"特征区域",其轮廓分析结果表明造模后5h该"特征区域"具有与浓度变化相关的渗出趋势且渗出程度不同(P<0.05),"区域C"渗出程度较高。结论:多元统计分析能较客观地反应出急性肠粘膜损伤大鼠EB渗出点的位置分布特征,且渗出特征分布与天枢、大横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