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

来源 :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 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以漂浮性能、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 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产气剂,聚维酮为致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两次的胃内漂浮型缓释片。该制剂在人工胃液中立即起漂,2h释放约30%,6h释放约60%,12h释放80%以上,满足12小时释放要求,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本缓释片属于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混合控释机制。 结论:研制的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释药特性。
其他文献
雷公藤,俗名断肠草,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拥有的一种资源比较丰富的植物,本文总结了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并进行了大量的体外及体内药理活性测试,重点介绍对雷公藤内酷醇C5,C6-位的改造,以及对所获得的该系列化合物其抗肿瘤及抗炎免疫抑制活性的筛选与研究。
雷滕舒即(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以下简称LLDT-8),英文名(5R)-5-hydroxytriptoIide,是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先导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甲素)经过结构修饰优化后得到的新化合物,本文介绍该药物的体外免疫抑制活性作用、体内免疫抑制活性作用及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药理以及毒理研究。
雷公藤又名黄藤、断肠草,与昆明山海棠化学结构相似,是生长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同属卫茅科,它的根去皮后即可入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顽固,复发率高。由于日前对银屑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甚明了,因此还不能从病因学上入手达到根治该病的目的。本文阐述了临床上应用雷公藤、红霉素和甘草甜素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优势明显,关节病性银屑病常规治疗配合雷公藤疗效更优,通过实验采
目的:评价雷公藤在治疗环形红斑过程中认为雷公藤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雷公藤对环形红斑具有特殊的疗效。方法:雷公藤药糖浆片生药根比量剂量一致的。结果:环形红斑100例,皮损消失和有效率95%以上。结论:雷公藤是一株中草药,近十多年来引起广大医药界广泛重视,不仅疗效好治疗病种多,具有中医药结合方面有着广阔的前途。
目的:观察痹康宁V号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CRP、ESR水平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临床选择符合AS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痹康宁V号片,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黄藤浸膏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30天为一疗程。结果:能明显改善疼痛,Schober试验,胸扩度和临床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本文从配伍应用角度观察雷公藤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抑制RA关键性炎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探索其解毒除痹机制,探索临床治疗RA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目的:观察雷公藤口腔缓释膜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口腔缓释膜贴敷溃疡面,对照组采用天滴灵膜贴敷溃疡面。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7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时间:治疗组为(90±10)d,对照组为(30±50)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GTW)对抗Thy1.1抗体肾炎蛋白尿和足细胞裂隙膜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500μg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1-22-3建立大鼠抗Thy1.1抗体肾炎模型。14只大鼠随机分为GTW干预组
目的:研究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TWEE)对地塞米松(Dex)阻断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的刺激作用。方法:给大鼠连续14d Dex ih(第1d1mg.kg1,第2~14d 0.5mg.kg-1)+TWEE ig(50mg.kg-1),同时设置Dex组,分别从形态学(HE染色、Feulgen染色、FOS、JUN、PCNA和AC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功能(血清皮质酮、血浆
目的:考察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雷公藤多甙(T 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3例同期肾脏移植受者进行对照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T Ⅱ组(n=121)和对照组(n=102)。根据T Ⅱ剂量的不同将121例接受T Ⅱ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T Ⅱ组(n=82)和双倍剂量T Ⅱ组(n=39)。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的免疫抑抑制方案(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硫唑嘌呤)。三组患者均无合并感染、环孢素。肾中毒和手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