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坝体温升的养护制度对轻烧MgO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年度第二十八届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养护制度对轻烧氧化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研究大多局限于恒温养护,而大坝实际是个变温场,为了取得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材料性能参数,本文研究了模拟坝体实际温升过程的养护制度下轻烧氧化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外掺Mg O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极限拉伸值随养护温度的提高、掺量的增加和龄期的延长而提高,并趋于稳定;在模拟坝体温升的养护制度下,外掺Mg O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极限拉伸变形值与恒温场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相似;模拟坝体温升养护制度与恒温养护制度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可用适宜的恒温养护制度来计算模拟坝体温升制度混凝土的力学发展规律。
其他文献
径流系数反映了流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影响下降水转换为径流的能力.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流域内降雨-径流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基于1956-2016年鄱阳湖流域“五河”长系列降雨、径流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多种趋势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鄱阳湖流域降水量和径流深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信江流域最大、赣江流域最小;流域内径流深在年际
结合黄河流域特点,构建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并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子系统评价指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呈显著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发展越来越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维持受水资源制约越来越显著;流域水资源
河口含氯度超标是粤港澳地区供水安全的重要隐患,为精确预报含氯度,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有必要对珠江河口含氯度预报技术进行研究.咸潮的主要影响因子(流量、潮差和低潮)作用于咸潮时存在时间相位差(时滞).本研究根据构建了考虑时滞影响及不考虑时滞影响的两类情境,并对比了两类情境下分别构建的含氯度模型预测精度.研究以磨刀门水道平岗站为例,该站未来24天的含氯度预测结果表明:①考虑时滞能提高未来实时含氯度的预测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东京、纽约、旧金山湾区之后,对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的第四大湾区,实现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的创新、协调发展,是湾区重塑全球经济产业竞合格局,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湾区内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以水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湿地退化、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加强湾区政府间环境合作,完善大湾区环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立粤
本文探讨了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存储的集中存储和分布存储两种方案,从布局、配置、维护、数据存储等方面对两种存储管理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建议方案,可为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存储管理的设计、建设以及类似系统的设计建设提供借鉴.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能否利用非一致性模型来探究水库建设对极值流量的影响.在水库指数(Reservoir index,RI)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有效库容水库指数(Utilizable capacity Reservoir index,UCRI)并将其作为代表水库建设对极值流量影响的协变量.利用位置、尺度和形状广义可加的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l
介绍了浆砌石砌缝工艺质量检测的规范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实际使用的方法,指出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表明:以砌体剖面上满浆砌缝的长度与总砌缝长度之比来判定砌缝工艺质量,具有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且简单实用。
要实现饱和-非饱和土体的水-气二相流-固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关键是如何实现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目前多场耦合方法主要有三种:完全耦合、松弛耦合和单程耦合,其中松弛耦合方法不仅精度高于单程耦合,而且比完全耦合方法易于实现,是多相流-固耦合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根据松弛耦合原理,利用TOUGH2/EOS3来模拟水-气二相渗流过程;利用FLAC3D来模拟水-气二相渗流作用的土体变形;基于水-气二相流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某拦河闸底流消能工进行消能防冲试验,测试和分析不同开度下的水闸运行流态、流速分布及上下游水流衔接状况,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本文根据某冶炼厂的水文地质条件,利用水文质型模型对地下环境模拟范围内地下水系统实际的边界性质、内部结构、水力特征和补给排泄条件等进行合理概化,以便于进行数学模拟、准确充分地反映地下水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征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