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教授运用气化理论治疗肾病水肿经验

来源 :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气化理论的认识气化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李教授认为气是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运动变化与人和自然息息相关,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蓄育,气终而象变."古代医家对气化理论曾提出很多观点.金元大家刘完素认为,"玄府"为人体与自然气化之通道,不单指汗孔.他指出:"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脏府畅达,气化无阻,脏腑四肢形骸都能得以维持正常功能.张元素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运用气化理论,对药气味、升降、归经、治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张元素认为药物的升降沉浮与其气味厚薄、炮制有密切关系,他提出:"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有酸苦甘辛淡之味,各有所能,各有不同也.夫药之气味不必同,同气之物,必有诸气.互相气味,各有薄厚,性用不等,制方者必须明其用矣."李杲将脾胃输布精微,化生元气的功能看作是气化的枢纽,他指出:"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以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之地者也."脾胃将水谷转输精微至四肢及周身,而且还能推动脏腑气化;若脾胃升降功能失衡,水谷之精则无从化生.李教授继承学习古人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人体所有脏腑、经络、精气的功能活动都是以气化形式呈现出来的,人体的气化现象有着升降出入的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阳之气的气化规律是向上向外走体表,浊阴之气的气化规律是向下向内入脏腑.如果气机当升时不升,或当降时不降,或气机开合失司、或气机升降太过,均是升降出入失常的表现,都有可能引发相关疾病.临床应用当中,应结合症状,侧重脏腑,通过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用药物的升降沉浮等特性,使人体达到气化有序,水液运化有常的状态。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中医名家袁怀珍老医生典型医案,学术传人医案以及笔者受"袁氏中医"启发的临床验案,管窥"袁氏中医"的一些独到的学术经验,供大家参考.云南著名老中医袁怀珍老师,在研究中医学经典著作和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中医妇科有名的“人中学说”,指导妇科疾病诊治,疗效甚佳,对月经病、妊娠病等治疗经验丰富,尤以痛经、子痫、崩漏等疗效突出。笔者收集整理袁怀珍老师及“袁氏中医”部分医案,管窥“袁氏中
管遵惠名中医,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医德高尚,技艺精湛.跟师学习以来,深得导师亲传面授,获益匪浅.导师学博而聚古今之理于心,问审且择善而辨所宜从.古典医籍是指导针灸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而经络学说是针灸临床最重要的辨证论治方法.本文阐述导师对《内经》经络学说、《内经》手法、《难经》、《易经》等的研究,体现了古典医籍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强调了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兹将导师对古典医籍学术思想
怒族是云南世居民族之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即是怒族的主要集居地,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国内外对怒族传统医药的研究很少.本文首次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族民族民间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人类学的方法,对怒族民族民间医生治疗风湿病的常用医技及药物作初步探索整理.本文旨在发掘整理怒族传统医药文化,促进怒族传统医药可持续利用发展。
佤族传统医药是佤族民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维持民族生存的实践中积累的医药知识,历史上为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时至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医疗价值和作用.文章对佤族传统医药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佤族医药的用药方法,除了内服之外,还有外拔外包内服法、外切外敷内服法、推拿按摩外敷法、食疗法、外敷内服法、熏疗法、生食含漱法、放血内服法、外搽内服法、外包外洗法、散剂、熏蒸法、嚼涂法。在《中国佤
张震老师是中医界知名耆宿,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科技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张震研究员创疏调气机法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卓著,笔者曾有幸参加疏调气机学习班,聆听张老的授课,受益匪浅,在治疗疾病时加以运用,其效如鼓之于桴,结合自己学习作了一些思考.“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科学的根本,“气机”是人体生命力的综合概括,“气机”不利是导致疾病的根源,治
彝族和汉族是同源分支的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交流、融合、互相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的来说中医和彝医是同根同源,在基础理论方面二者都是以阴阳五行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对阴阳五行的理解各有所不同.阴阳五行始于彝族十月太阳历,彝医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演化出了彝族文化和彝医药文化,从起始点看,彝医文化应该是太阳文化,彝医应该是太阳医药.彝医基础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不同。
简述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理念,提炼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的特色诊疗技术,简介管氏针灸医学流派学术团队;概述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为世界性重大疑难疾病,笔者试从"象"思维角度,以阴阳总纲入手解析IPF的核心病机.通过取类比象的方法,从"痹"、"痿"及影像学之象解析出"阳虚"这一核心病机;通过整体动态的原则,推演出IPF"阳虚渐甚,阴寒渐盛"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象思维指导下,秉分期论治,倡早期干预,早期为肺痹,宗气(上焦阳气)虚陷,痰(浊)瘀互阻;晚期为肺痿,肺肾阳虚,痰瘀胶结.以"温扶阳气"大法贯穿始终,取得
目的:观察胃血止糊剂加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肝胃郁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例,服用胃血止糊剂及常规西药,对照组36例,服用常规西药.两组患者总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Hp清除率和根除率、胃镜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积分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候疗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本病最基本的特征为大量蛋白尿,我国使用的标准为尿蛋白≥3.5g/d,血浆白蛋白≤30g/L.吉勤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以正气虚弱为本,邪实蕴郁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其中虚证以脾肾两虚为主,实证以水湿、湿热、瘀血为主.根据肾病综合征的病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