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系宝塔灰岩网纹构造成因研究进展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塔灰岩是指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区奥陶系宝塔组的一套泥晶灰岩或生屑泥晶灰岩,因其层面上普遍发育形似“龟裂纹”或“马蹄纹”的特殊网纹构造,故又得名“龟裂纹灰岩”或“马蹄纹灰岩”。宝塔灰岩是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中唯一在层面上具有这一构造形态的石灰岩沉积地层。鉴于宝塔灰岩稳定的岩性,宝塔组网状构造广泛分布,因此宝塔组灰岩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上具有重要意义,常被视作华南奥陶系地层的鉴别标志。在过去,地质学家们仅仅是把网状裂缝看作一种特殊的沉积构造,并未进行对其成因深入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起,才陆续提出了多种成因解释,包括暴露干裂、水下胶缩、成岩作用、生物遗迹等,但时至今日,其部分成因解释仍尚无定论。可以确定的是,宝塔组的古生物组合面貌与生态环境并非潮汐带所有,也具有裂缝特征与“干缩裂纹”特征(多级发育,垂向呈V形或U形)差别明显,这些证据都表明宝塔组的特殊网纹构造并非干裂成因。此外,宝塔组中的代表性古生物化石中华震旦角石仅产自于我国华南(除珠江盆地)、云南西部、新疆和西藏等地,华北地区和国外并没有确切的化石记录,但笔者却在缅甸、泰国以及北欧部分地区(瑞典)发现了宝塔组特殊网纹构造的发育,由此说明网纹的发育并非造迹生物留下的痕迹。准同生变形构造、海底硬地收缩等成因解释也因不具有普适应而予以排除。但目前关于水下收缩、成岩作用、成岩-构造作用等成因仍无法确定。不过,笔者在对四川广元旺苍唐家河剖面的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尚未在前人成果中提及的特殊现象,比如,在垂直于灰色宝塔灰岩的层面上发现了一些黑色的“砂纹构造”,“砂纹构造”在垂直层面方向上多产出,但在平行层面方向却少见,不过在红宝塔中并未发现该现象。另外,宝塔灰岩网纹构造的形态、分布大小也随沉积旋回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或许说明网纹构造的发育还受控于沉积旋回。对这些新发现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或许能为网纹构造的成因解释提供新的证据。宝塔组的特殊沉积构造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且出现在华南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广阔的扬子区,深入研究对于深刻揭示奥陶纪大辐射的背景机制、揭示关键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PMMA在超/亚临界CO2中的吸附与扩散.吸附量及扩散系数用称重法来测量.研究发现PMMA的CO2吸附量随着溶胀压力的升高和溶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并且在吸附等温线上有一个增长拐点,超过此点所对应的压力后吸附量随压力的增长更明显.解吸时的扩散系数同样随溶胀压力的升高和溶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吸附时的扩散系数则随着溶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本文用XRD考察了熔融混合后的PLA/MMT复合材料在真空烘箱中退火及超临界CO2中退火对插层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烘箱中退火可以使原本已插层的部分MMT 提高插层程度,原本没有分离的初级粒子则很难插层.而超临界CO2对PLA有溶胀塑化作用,使PLA分子链的活动性提高,更易进入MMT片层,因而在超临界CO2中退火只需2min就可以使原本没有插层的初级粒子全部插层.
荷叶表面的自清洁功能与其表面的微纳米双重结构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本文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进行了复制荷叶表面结构的研究.目标产物的扫描电镜(SEM)表明荷叶的微观结构得到了复制.该结果说明,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复制天然生物材料结构以制备功能仿生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在超临界反应领域有重要应用的超临界甲醇体系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进行了简要地评述,并介绍了超临界甲醇体系在有机合成、生物柴油的制备、生物质处理和高聚物的降解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最近我们在超临界流体化学热力学、超临界流体中的化学和超临界流体制备材料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会议
会议
会议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群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地层,针对洗象池群沉积格局展布规律及层序划分,目前存在着广大争议问题,本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岩石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勘探等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以测井、地质、地震等学科作为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洗象池群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了四川寒武系构造沉积背景以及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之上,针对层序地层学中关注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对地震响应特征进行综合研
本文通过区域钻录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化验数据,针对四川盆地龙岗东部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储层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长兴组储层主要赋存于礁滩复合体之中,沿开江-梁平海槽西侧展布,生物礁规模较大,物性普遍较好(陈宗清,2008)。储集岩主要为生屑云岩(灰岩)、具颗粒幻影粉晶云岩等,其中白云岩储集性能普遍优于灰岩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