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坝区降水量变化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qi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云南省丽江气象站1954-2014年实测降水量系列资料,对丽江坝区降水量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丽江气象站降水量雨型P-Ⅲ型分布.得出丽江坝区降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都比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的特点,丽江气象站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约为25~30年,其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微弱上升趋势,但是1999-2014年这段时间,年降水量为递减趋势.分析成果可为丽江市水资源调查评价以及防汛抗旱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径流资料是区域水资源评价、河道污水排放管理,确定灌溉可取水量、生态可用水等指标的重要依据,无资料地区的径流估值方法是水文领域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在现有研究方法中,按估值径流的时段长度不同可分为日径流估值和月径流估值;若按采用的方法,则可分为确定性水文模型法和水文统计模型法。水文统计模型法则利用有资料地区的区域化统计模型去估计本流域或邻近无资料地区径流。尽管水文统计模型法所需资料少、方法较确定性模型简
本文从防洪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了构成洪水风险的要素,并提出了洪水风险传导的概念,进而阐述了洪水风险传导原理及其构成要素.最后选取浑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风险传导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层面对洪水风险要素及其传导特性进行了阐述及分析,为洪水风险传导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洪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TIGGE降雨集合预报产品的基础上,选择了CMA、NCEP和ECMWF三个降雨集合预报产品作为精度分析对象,并研究它们在浑河流域大伙房水库的可利用性.利用2008-2015年的降雨信息研究120h和240h的降雨预报精度和"三率",最后给出了降雨预报信息的利用方式,为洪水资源利用提供支持.
当前洪水频率分布研究多针对极值样本作概率预估,对水文时间序列整体所服从的概率特征关注较少.本研究在我国选择湿润、半湿润、干旱三种类型的4个代表性流域——大阁、阜平、吴家渡、呈村,依据所提供的6种频率分布线型,分析流域出口站点的汛期流量时间序列概率分布特征.模拟试验采用确定性系数评定流量时间序列的实际概率分布与拟合分布线型之间的拟合度,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PⅢ分布虽然拟合精度较高,但是在低水部位的表
针对跨流域多水源联合调度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多水源联合调度主题服务模式,结合引汉济渭工程,以多水源联合调度为主题,基于综合服务平台,将水库调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封装成组件,建立水库调度模型方法组件库,通过知识图、组件和可视化工具灵活的搭建引汉济渭工程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结果表明:联合调度系统能够提供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模型方法、不同情境下的调度方案,同时可实现"人际交互"的应用模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与发展,一些新型实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被开发与利用,例如:一种自适应多种水位传感器格雷码输出的兼容适配技术;一种太阳能电池充放电低功耗控制技术;三种远距离低流量无线透传与唤醒技术(通用极低功耗水文传感器无线透传适配器、可无线唤醒的遥测水位计本地LED发布装置、低功耗可无线唤醒的视频监视装置);三种全自动非接触雷达在线测流技术(多点组网、循环索牵引式、单缆全自动式);中国移动
通过结合实际工作需求与河道流量预报新方法探索,实现了能够依据河道上游相关水文测站日常报汛信息(如8时流量、日均流量等)开展对下游站未来一日平均流量进行全自动预报.这一新型预报技术,具有全自动分析判断功能、全自动选择合适变动因子项功能、全自动选择最佳模型表达式功能及开展全自动预报等功能,使预报工作实现了智能化与高效化,克服了河道流量预报既往传统方法费时、费力等诸多缺点,同时,所建立的预报系统还使用户
本实验装置通过滞留池出水管上翻300mm,从而在滞留池内产生300mm的淹没厌氧区域,改良生物滞留池结构;在滞留池填料中分别添加铝污泥和木屑,改良生物滞留池的填料.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配制雨水,研究改良后的滞留池对雨水径流的处理效果,发现生物滞留池的填料是影响雨水径流中磷去除的主要因素;添加水厂污泥可以提高磷的去除率,但厌氧区域的设置,会降低磷的去除效果;进水水力条件也是影响除磷效果因素之一,但不是
为揭示"围湖造地"对城市内涝程度影响规律,本文应用基于水动力方法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对研究区域内暴雨致涝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不同重现期暴雨下城市湖泊面积发生变化时内涝积水总量峰值与该时刻积水面积,从峰值积水总量和重度内涝积水面积方面分析了湖泊面积和位置变化对城市内涝的量化影响.研究发现:同一位置处湖面面积由502400m2减少到7850m2时,其峰值积水总量增加11.28%~15.
基于对黄土高原降水量500mm左右地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城市水土流失和防洪影响的认识,围绕扩建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城市防洪,水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利用修建人工湖蓄水的方法解决城市水土流失和雨洪水资源化的思路,并在庆阳市西峰区付诸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雨洪利用可以增加水源,解决城市发展中对水的需求,减轻洪水危害、缓解土壤侵蚀对城建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