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与地震预报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自历史上第一次地震记载(公元前1177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3000多年历史中,发生过千百次强烈地震,每次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介绍了李四光教授,长期以来运用力学原理观察研究地质构造现象和它与其他地质现象的内在联系,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地质力学,浅谈了李四光教授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概况。
其他文献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简称EDXRF)系统中,探测器是对性能指标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部件,它的作用,就如同人的眼睛,照相机的镜头。本文分析了探测器的性能要求,并就超高分辨率X射
洞穴是特殊的喀斯特环境。通过对浙江桐庐瑶琳洞洞穴沉积表面微形态的系统分类和比较研究,我们揭示了洞穴化学沉积微形态对洞穴化学沉积表面过程的指示作用。通过对不同部位
会议
欧亚大陆东缘弧后盆地是太平洋西岸沟-弧-盆大地构造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最主要的构造现象之一。很多学者应用板块构造理论,从洋、陆相互作用关系,上地幔对流机制出发
会议
笔者曾为纪念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撰写了“百年来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展简史”和“百年来中国地质编图和地质制图和地质制图发展简史”121两篇短文。在第一篇短文中将
笔者对西部南水北调沿线地质调查进行了回顾,并通过作者的汶川之行,指出在地质资料极少的“空白区”工作,即使是路线调查,只要记录真实,所得到的这些史料都是很宝贵的。也感到,在地
会议
本文分析了中国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的主要特征,文章主要通过前寒武纪克拉通,古生代褶皱系,盆地特征三方面对其做一综述。
地球上的构造运动,只能源于地球长圆扁的形态变化,只有长圆扁的发展演化才具有运动的能量、动力和可变化的空间、时间及物质基础,也决定了只有垂直运动和其派生的水平运动(或其
会议
丁文江于1929年春开始策划并亲自领导了农矿部(后为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的西南地质大调查,由丁亲自任总指挥。这次大调查骨干成员之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成果之丰硕在当时是
会议
在最近的(2008年8月6日)召开的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首张1:100万数字地质图亮相,全球地质学家为之瞩目。它向人们展现了剥离去所有植被、土壤、人为建筑和水等覆盖物之后的地球
会议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以地震多、震级大、损失惨重而著称。本文介绍了西太平洋与欧亚大陆间的洋一陆俯冲带型地震;印度次大陆与喜马拉雅陆-陆碰撞型地震和华北地幔亚热柱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