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湖盆的演化过程中,普遍发育重力流作用下形成的冲积扇。如渤海湾盆地断陷湖盆周缘、鄂尔多斯坳陷盆地西缘、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山前带均发育不同时代的冲积扇体。前人已从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沉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不同类型盆地边缘背景下冲积扇体在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方面的差异缺乏对比研究,认识也较为薄弱。本文依据最新的地震解释成果,从形成与演化的角度,对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缘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彭阳地区发育的冲积扇体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存在三个的共同点:(1)冲积扇体的结构特征相同。平面上都具有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剖面上都具有呈扇根、扇中和扇端的三分结构,且扇根和扇中在地震剖面上多具空白反射,扇端为断续状反射特征;(2)盆-山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古地形坡降;(3)都存在不同期次扇体纵向上的叠加。同时也存在二个异同点:(1)盆地类型不同,决定了扇体的发育方式不同。古近纪以来的库车坳陷北缘呈"前陆式"结构,盆-山之间的坡降非常大,冲积扇体主要为"点状"式发育;彭阳地区主要位于早白垩纪发育的内陆坳陷型盆地的西南缘,盆-山之间的坡降相对较小,冲积扇体主要呈"连片式"发育。(2)后期演化过程不同,决定了冲积扇体纵向上的叠加方式不同。库车坳陷北缘自晚古近纪至今都具有前陆盆地的结构,伴随着前陆盆地的不断发展,盆-山之间的高差不断加大,冲积扇体不断向盆地方向迁移,不同期次扇体在纵向上呈"点状"式的继承性叠加,其砾石累计厚度最大达3000米;彭阳地区冲积扇体的发育时间主要在早白垩纪早期,早白垩纪中晚期已逐渐由冲积相向河流相演变,盆-山之间的高差不断减小,冲积扇体逐渐向远离盆地的方向迁移,不同期次扇体在纵向上的继承性较差,其砾石累计厚度最大达1200米。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库车坳陷北缘与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扇体。将库车坳陷北缘发育在前陆盆地边缘的扇体称为"前陆型"扇体,将彭阳地区发育在内陆坳陷型盆地边缘的扇体称为"坳陷型"扇体。两种扇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部结构特征与成因机制,盆-山之间较大的古地形坡降是冲积扇体形成的先决条件。不同类型的盆地边缘决定了冲积扇体形成时期不同的发育方式,后期不同的演化过程决定了冲积扇体在叠加方式、迁移方向和砾石累计厚度三个方面的差异。冲积扇是沉积盆地最为明显的边缘相标志。通过冲积扇的发育位置可以确定不同时代沉积盆地的原始沉积边界,利用砾石粒度大小在平面上的变化和扁平面的倾向可以判断原型盆地的物源方向,利用扇体在纵向上的叠加方式、迁移方向和砾石累计厚度可以综合判断原型盆地的构造属性。在实际的地震勘探过程中,由于冲积扇体具有相对"高速"的响应特点,容易引起地震时间剖面上同相轴的上拉,造成构造假象,导致勘探失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应引起充分的关注。另外,冲积扇体本身也是良好的油气储集体,也可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