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信息解读的历史建筑保护探讨

来源 :面向空间再生的保护技术——建成遗产保护技术研讨会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建筑遗存倍受珍视、保护和修复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古建筑图像是人们探寻过去的一种途径.尽管历史的遗迹不断在变化,图像记录仍是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和研究力求“原真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古代的各类绘画、近现代的建筑摄影和测绘到当代的各种数字图像信息处理等,它们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或目的性,对保护和研究历史建筑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不同时代建筑图像信息的传达方式及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思考其作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除了原真性之外想要表达的个人情感,讨论人工智能时代面向空间再生设计,数字图像信息技术对于历史建筑保护来说,除了“真实”以外是否应该或能够体现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者的“情怀”.
其他文献
以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为基础,介绍垃圾焚烧中掺烧污泥的技术优势和难点以及实际工程应用,重点就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和鲁家山焚烧厂两种掺烧污泥的进料方式进行比较说明.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分析了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介绍了本公司螺旋管式超滤膜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然后介绍了已有的处理技术,最后阐述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混合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特点。
国家能源局和环境部于2017年11月27日联合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17]75号),旨在发挥世界最大清洁高效煤电体系的技术领先优势,依托现役煤电高效发电系统和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构筑城乡生态环保平台,兜底消纳农林废弃残余物、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水体污泥等生物质资源,破解秸秆田间直烧、污泥围城等社会治理难题,促进电力行业特别是
生活垃圾的问题,从处理技术方面耒看,总括起来,其实就是"一干一湿"的问题.干的不干,"混进"了60%-80%的水份(尚未滴出来的渗滤液),湿的(己经滴出来的渗滤液)又多变,其成份和可生化性随着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在不断改变."一干一湿"两方面都是问题,而且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它们存在,这令全世界头痛不已.随着技术的发展,彻底解决生活垃圾及其渗滤液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新一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
本文以青岛德租时期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与分析修复之后历史建筑的现有状态,探究说明不同干预程度下修复方法与技术施用对历史建筑的影响,分析其优劣特点.以建筑外部墙体、门窗、屋顶等元素的保护修复技术的探究为内容重点,总结青岛德租时期历史建筑技术施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寻找保护修复的适宜性技术方法,为以后的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提供资料参考.
垃圾多了令人烦恼,但没了垃圾也让人烦恼(但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比如瑞典.最近,由于垃圾极度短缺,以至于垃圾发电厂没有足够的垃圾为用户发电供电,瑞典只能向邻国进口垃圾,瑞典在垃圾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据瑞典统计局公布的有关垃圾处理细节,瑞典有36%的垃圾被回收使用,14%的垃圾用作肥料,49%的垃圾作为能源被焚烧,只有1%的垃圾被填埋处理.
以青岛德国医药商店旧址、欧人监狱、青岛啤酒厂等近代历史建筑的外砖墙保护修复工程为具体案例,对目前青岛历史建筑砖墙修复工程实践中常见做法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探讨针对中国沿海地区气候下的近代历史建筑清水砖墙的修复原则和技术手段.
传统古建筑台基的修缮,只能依靠设计者目测并凭借经验决定选用局部修缮亦或全面替换的方法.不能系统、准确地勘察实际、分析原因并制定出可行的修缮方案,常导致古建筑历史信息流失、过度修缮的后果.本文以沈阳故宫大政殿建筑群台基修缮工程为具体案例,在传统的图片信息采集、现场测绘、测绘图绘制基础上,运用三维立体扫描、探地雷达检测、混凝土检测、矿石元素分析的无损检测新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后直观且综合地评价大政殿与十
风沙侵蚀是造成建筑遗产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建筑遗产,本文以沈阳清福陵方城及方城内古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沈阳春季五月份西南风、西北风的风沙颗粒、风速为基本指标,运用Fluent与CFD软件进行风沙侵蚀数值模拟实验,分析建筑遗产受风沙侵蚀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防止风沙侵蚀建筑遗产的预防加固措施.数值模拟可以为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直观和可靠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