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河北黄骅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结合黄骅冬枣的植物生理特征分析了优质丰产的气候条件.在冬枣整个生育期内,温度能稳定通过冬枣年周期生长发育各阶段适宜的温度条件;果实膨大期的温度日较差较大,糖分积累较多;日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有效积温满足冬枣生长发育需要的热量条件;水分条件、湿度条件比较适宜.对冬枣异地栽培、试验推广的气候条件分析,实现冬枣的优质丰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机 构】
: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 沧州 06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河北黄骅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结合黄骅冬枣的植物生理特征分析了优质丰产的气候条件.在冬枣整个生育期内,温度能稳定通过冬枣年周期生长发育各阶段适宜的温度条件;果实膨大期的温度日较差较大,糖分积累较多;日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有效积温满足冬枣生长发育需要的热量条件;水分条件、湿度条件比较适宜.对冬枣异地栽培、试验推广的气候条件分析,实现冬枣的优质丰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邢台几十年棉花生产实际及存在的问题,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就如何解决棉田产出量和综合效益低的问题,积极探讨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指出应当大力推广棉花间作套种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棉田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达到棉花生产的发展和棉农经济收入增加的有机结合,降低棉花市场与价格的波动对棉花生产影响的程度.
利用黑龙江省32个农业气象站1980-2005年作物生长季的旬土壤湿度、月气温和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表层(0~30 cm)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黑龙江省不同区域作物生长季表层土壤湿度均呈减小趋势:20世纪90年代前,研究区表层土壤处于比较湿润阶段,之后土壤湿度持续降低,并发生了偏干现象,土壤存在干旱化趋向,其中
本文选取河南省30个农气观测站的1979-2007年冬小麦越冬期资料和1957-2007年的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越冬期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越冬期生长天数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变化相一致,但郑州,封丘,许昌一带,有略微延长的趋势,与理论不符.越冬期内≥0℃积温,总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冬小麦生长天数变化趋势有较高的相似性,表明≥0℃积温,总日照时数对冬
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6省、45a(1961~2005a)和8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最高温度气象数据,提取了日最高温度≥35℃的连续持续日数,以最高温度连续持续3~5天、5~8天及8天以上为热害等级界限,定义了高温热害轻(L(1))、中(L(2))、重(L(3))三种热害发生等级;采用Marr小波分别分析了45a来L(1)、L(2)、L(3)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各站不同热害等级发生次数,结合各站点经纬度
利用1981~2007年沧州市林业局的调查及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金丝小枣的主要影响:气候变暖使金丝小枣生育期明显提前;暖干气候影响小枣正常坐果,开花期高温低湿使坐果率下降;熟前生长期的干旱和成熟收获期的连阴雨,容易使小枣发生大面积的桨烂裂果,并且产量和质量年际波动比较大.针对气候变化对金丝小枣产生的这些影响,需要对小枣生产的管理和防灾的重点作出调整,以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对策为完善枣
利用河南省内109个气象站1961~2007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河南省平均而言,尽管在1961~2007年期间,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17℃/10a,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日照时数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年后年平均日照时数较20世纪60~70年代的平均值下降了44.7h,较年平均日照时数(2127.3h)下降幅度为2.1%;日照时数的下降
以冀东地区的唐山为研究对象,利用1961-2005年唐山市9月份到冬小麦越冬前时段内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到冬前时段内的气候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播种期到冬前积温逐渐增加,适宜播种期的上下限温度指标首次出现日普遍推迟,汛期降水减少致使传统播种期土壤底墒不足.从气候变化角度而言:唐山地区冬小麦播种应抛弃传统观念,推迟播种,更有利于冬小麦形成
根据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利用特尔斐法设计了由年太阳总辐射等11个要素组成的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逐一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单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数,分别对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资源优势度,完成对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定量评价.利用辽宁省52个气象台站2006年气象资料和
本文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春植蔗阶段需水特点,分析了来宾市甘蔗种植区1965~2007年3~11月逐月降水资料,结果表明:来宾市有2/3的年份降水不能满足甘蔗需水.特别是9~10月几乎年年发生干旱,甘蔗生长季月降水变率大,春植蔗生长季总降水有随年序减少趋势,但主汛期6~7月降水随年序增加,这将导致来宾春植蔗易发生干旱,特别是秋旱,且干旱发生机率和强度变大,但也存在在主汛期6~7月发生局地渍
河南省冬小麦底墒水主要由当年7月至10月上旬的降水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本文在分析土壤类型及夏季降水规律的基础上,以100cm为计算冬小麦底墒水的深度,探讨了河南省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底墒水与7月-10月上旬降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底墒的分布尽管有较大的区域差异,但数量相当可观,有效含水量正常年全省变化在127~276mm之间,非胁迫含水量正常年为60~240mm,丰水年和欠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