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套管不同消毒法的效果观察

来源 :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张家界)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自2006年3月改变传统的煮沸消毒法,采取与煮沸消毒效果相同的碘伏浸泡消毒法,并对浸泡前、浸泡后不同时间的消毒效果进行细菌学监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现将具体的方法进行总结报告,并比较分析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劣。
其他文献
为了解本院新生儿监护室使用中的环境污染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机会,笔者对使用中的新生儿监护室环境细菌含量进行了监测,本文现将具体的监测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并分析了细菌超标的原因,给出了预防措施,如加强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本院自2008年1至12月共施258台手术。并重点观察了20例妇女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心理变化规律,其中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有60%为城市居民,其中包括国家干部、商业工作者、教师、工人、家庭妇女,有40%为农村妇女。本文下面回顾总结了笔者在手术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体会。
本文论述了戊二醛的理化特性及杀菌活性,然后从戊二醛临床应用的主要剂型配方、应用范围以及浸泡消毒灭菌的局限性三个方面总结了笔者的应用体会,最后分析了戊二醛使用过程中的毒副作用。
随着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进一步深入,各种使用原则更加细化,特别是围手术期的使用原则。其主要是缩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时间,可以减少耐药性和费用,而并不降低预防的效果。从统计使用率来看并没有改变,使用的时间(天)比率就不同,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把统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时间比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文论述了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比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了应用后的评价效果。
本文以阜外医院为例,探讨了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面临的严峻院内感染压力,包括医疗需求增加、就诊患者增多、医学技术发展,诊断和治疗方法渐趋复杂、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增多以及危重患者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等。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室(简称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了ICU2007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ICU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1.5%,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感染。ICU医院内感染与环境、侵入性操作、是否昏迷、年龄、抗生素、激素的应用、住院时间、及无菌操作等有关。ICU患者病情重,侵入性操作多,如气管插管、动脉置
本文分析了消毒指示卡变色不良的原因,包括、对使用指示卡的知识掌握不够,摆放位置不合适、消毒包过大、过紧及蒸汽超高热等,并提出了对策,如加强理论培训、正确使用指示卡、正确使用包装材料以及加强指示卡规范保管等。
本文分析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自身感染、侵入性操作及环境因素等,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如严格划分新生儿感染与非感染病室、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等。
本文从布局管理、感染区的感染管理、准备灭菌区的感染管理、无菌物品存放区的感染管理以及灭菌效果监测感染管理五个方面介绍了本院在加强供应室管理上所做的工作。
本文探讨了医院内妇产科门诊在感染管理方面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包括搞好妇产科门诊环境管理、妇产科门诊器械物品的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以及进行细菌学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