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4 年5 月-7 月,参加了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航次,在40 个站位分层采集了总共200 个不同深度的海水样品.目前我们完成了其中115E 与18N 两个剖面,15 个站位的75 个海水水样,每个站位的5 个水层分别为25 米,50 米,75 米,100 米与150 米.
【出 处】
:
“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5年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 年5 月-7 月,参加了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航次,在40 个站位分层采集了总共200 个不同深度的海水样品.目前我们完成了其中115E 与18N 两个剖面,15 个站位的75 个海水水样,每个站位的5 个水层分别为25 米,50 米,75 米,100 米与150 米.
其他文献
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作为南海惟一的俯冲汇聚边界,是南海完整的威尔逊循环的终点,在解决南海的形成与构造演化科学问题中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回避的环节[汪品先,2012].
南海东北部的岩浆活动和构造特征是解决南海张裂演化和海底扩张过程的重要基础.我们按照所承担的重点项目的设计要求,在南海东北部研究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底地震仪(OBS)主动源探测实验(图).本次探测的海上实验主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实验2 号"地球物理调查船,于2014 年4 月30 日至2014 年6 月10 日期间进行了海上数据采集的工作.
Degree of oxygenation in intermediate water modulates the downward transferring efficiency of primary productivity(PP) from surface water to deep water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consequently,the delive
南海海盆及陆缘岩石圈的热状态、热结构包含着南海形成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是揭示南海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本项目以地热学理论与方法为主线,综合多学科资料及研究成果,对南海岩石圈深部热结构研究采用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今"到"古"研究方法,海底热流调查、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角度为《南海深部重大研究计划》集成提供补充.
东沙海区包括东沙隆起、潮汕坳陷及南部隆起带,过去被视作珠江口盆地的一部分.然而,东沙海区的沉积结构和构造格局与珠江口盆地具有明显的差别.珠江口盆地是新生代裂谷盆地,裂谷期及扩张后的沉积层段都很厚,合计可超过10 km.
水合物以其能量密度高、埋藏深度浅、分布面积广、绿色环保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合物调查研究,2002 年启动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近年调查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坡是水合物发育的理想场所,已发现水合物赋存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证据,圈定分布面积约32,750 km2 有利远景区,评价认为水合物资源量约185 亿吨油当量.
2010 年塞浦路斯AGU chapman 会议将拆离作用作为一种新的海底扩张模式后,大洋拆离断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scartín等,2011).拆离断层主要集中在慢速和超慢速扩张的大洋中脊,边缘海的拆离断层只有个别报道,如菲律宾海的帕里西维拉海脊(Ohara 等,2007).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边缘海,面积约有3.5×106 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5 千米,由于其处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过去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南海海洋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和陆缘区域新生代盆地的构造热演化等相关研究.
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是南海沉积、构造、底流和冷泉活动最为活跃的海区之一,同时也是陆源物质输入沉积最多的海区.因此,其碳酸盐沉积与南海其它海域明显不同.
尽管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南海形成于32-16Ma,但关于南海西南次海盆的扩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至今并没有定论.目前南海西南次海盆定格在当年停止扩张时的情况,至今还残存两条残留洋脊,中间有一条长约190 km,宽约35 km 的残留中央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