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SBAS-InSAR技术提取了贡嘎山地区的地壳隆升速率,结果表明,整个贡嘎山地区均处在隆升状态,而贡嘎山主峰处隆升速率最大,相对于荣经县,最大隆升速率约达2mm/a,而周围河谷地带隆起速率相对较小,大约1 mm/a。为分析和解释影响该地区高速隆升的探部动力机理提供参考信息。
【机 构】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西安 710054 中国地震局第
【出 处】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SBAS-InSAR技术提取了贡嘎山地区的地壳隆升速率,结果表明,整个贡嘎山地区均处在隆升状态,而贡嘎山主峰处隆升速率最大,相对于荣经县,最大隆升速率约达2mm/a,而周围河谷地带隆起速率相对较小,大约1 mm/a。为分析和解释影响该地区高速隆升的探部动力机理提供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针对0814号"黑格比"台风个例,将T-PARC(THORPEX Pacific Asian Regional Campaign)获取的GPS Dropsonde资料,利用三维变分的方法进行同化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化GPS Dropsonde资料可以有效改善模式初始场,一定程度上解决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津局地暴雨特征,做好局地暴雨落区预报,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09-2011年天津地区33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发现天津局地暴雨主要发生在蒙古冷涡、东北冷涡、高空槽前以及高空槽后四种天气系统的影响下.对局地暴雨天气发生前的大气环境物理参数进行统计,对比不同影响系统下预报着眼点的差异,表明蒙古冷涡系统下应以整层良好的水汽和涡旋系统东南象限深厚的辐合上升运动为着眼点;而东北冷涡
采用美国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GFS)资料,利用谐波滤波提取空间长波、超长波分量,检验评估了GFS对2012年7月11日-31日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场和降水的可预报能力.结果表明:GFS模式对东亚地区的中低层高度场预报可靠时效维持6d以上,高层预报可靠时效可达10 d;长波、超长波的可预报效果显著,其中高度场长波5-8波的预报效果好于3-6波,风场则相反:G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四川地区一次引发了泥石流次生灾害的暴雨天气过程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资料,研究了此次暴雨天气弱降水时段和强降水时段云微物理特征和转化过程的差异,探讨了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云微物理过程,结果指出:(1)相对于弱降水时段,强降水时段的所有水凝物的粒子尺度增大,尤其是霰粒子的尺度增大最明显;(2)雨滴的下落末速度无论是在强降水时段还是弱降水时段都是所有水凝物中最强的,霰粒子下落末速度排在第
对2012年12月29日北京地区系统性偏北大风进行背景场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有冷性低压槽并位于华北地区上空;在850hPa低空有强锋区位于40°N附近,锋区附近有明显冷平流和锋生区,是北京地区系统性偏北大风的空中特征;地面北京位于蒙古高压前部和东北低压之间的大气压梯度区,是北京地区系统性偏北大风的地面特征.与此同时,在35°N-45°N之间存在一个高度达300hPa的垂直环流,在环流
本文使用江苏南京2009-2012年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分析了江苏沿江地区阵风锋变化特征、阵风锋弧长与移速关系,及其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像中呈现的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详细分析了三种窄带回波回波带反射率因子分布特征;设计了一种反映回波带平坦性的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三种窄带回波分布异同.从回波带径向波形特征出发,发现判断径向波形的波宽、波峰个数、波峰阈值、波形双边梯度等特性可识别属于阵
本文从南昌四周的地理环境、季节、臼变化等因素,结合同时段探空资料,重点分析了南昌多普勒雷达(CINRAD/SA)超折射回波产生的原因、特点,并得出边界层内逆温层的存在和充沛的水汽既是形成大雾天气的重要条件,也有利于超折射回波的产生.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3年3月19日在江西发生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飑线天气过程是在江西省典型天气形势背景下发生的.深厚的高空低槽、低层切变、地面处江南倒槽中;本次天气过程前,水汽条件充足,储备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这次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0℃层和-20℃层的高度适宜.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
本篇结合大连市气象局探空站L波段探空雷达出现的天线失控故障,全面分析了故障原因及可能的故障部位,旨在对从事L波段探空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利用EGOPS软件模拟了存在大气多路径条件下无线电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过程。在低对流层,信号的振幅发生剧烈振荡(在掩星的最后10秒左右)。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同一时刻出现了多个局部极大谱峰,这意味着在同一时刻,多个信号同时到达接收机,即发生了大气多路径。分别用后传播方法和滑动频谱方法对模拟信号进行反演,并将反演结果与真值进行比较。发现:在多路径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后传播方法确实能消弱大气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