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获知行波管关键位置温度分布是构建其散热结构、保证其工作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本文研制了行波管关键位置多点温度测量系统,采用16路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行波管关键位置温度数据的实时测量、采集、记录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实测温度分布值得到行波管管体温度分布图的二维插值方法.为研究行波管关键部位的散热性能与结构、工作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实际参数.
【机 构】
:
东南大学电子器件与系统可靠性研究中心 南京210096 中电科技集团第12研究所,北京100015
【出 处】
:
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知行波管关键位置温度分布是构建其散热结构、保证其工作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本文研制了行波管关键位置多点温度测量系统,采用16路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行波管关键位置温度数据的实时测量、采集、记录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实测温度分布值得到行波管管体温度分布图的二维插值方法.为研究行波管关键部位的散热性能与结构、工作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实际参数.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L波段空间行波管输能结构为例,提出了一种缩短输能结构长度的普遍性方法.在未改变慢波线结构尺寸和不影响高频特性的条件下,阻抗变换区长度缩短了22%,相对带宽扩展84%,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结构安全裕度.
本文对应用于W波段TE01回旋速调管的输入耦合器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输入耦合器的初步结构尺寸,然后利用三维电磁模拟软件CST对其进行了仿真与优化,结果表明,该耦合器可以在W波段激励起工作模式TE011模,谐振频率为94GHZ,Qe为169,并研究了耦合缝长宽对谐振频率及Q值的影响.
为了满足短毫米波云雷达的应用需求,研制了两套W波段脉冲行波管放大器作为发射机,在工作比达到10%时,脉冲功率大于100W,带宽大于2GHz,增益大于30dB.该放大器将应用于短毫米波云雷达作为高性能云探测工具,提高我国气象探测水平。研究中心将继续开展w波段脉冲行波管实用化水平和性能提升工作,积极推进器件的相关应用。
本文介绍了基于寿命试验数据对行波管部件性能退化规律进行的研究,并基于较短期寿命试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对试验管给定应力条件下的寿命进行了估计;同时基于寿命估计结果,对试验样本总体的失效分布进行了判断,检验结果表明给定应力水平下试验样本总体服从双参数指数型失效分布.
带状电子注能否稳定传输往往是决定带状注真空电子器件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研究了一种聚焦带状电子注的PCM-PQM结构,并采用三维电磁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产生的磁场Bz分量的方向呈周期性变化,使得带状电子注不会沿着固定的方向绕轴旋转,从而抑制了"Diocotron"不稳定性;另外,磁场Bv分量能够有效的聚焦带状电子注的宽边,保证了带状电子注在一定距离内的稳定传输.该研究工作为今后带状注真
以94GHz工作模式为TE6,2的回旋振荡管谐振腔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谐振腔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热分析和形变分析.然后利用微波仿真软件对形变前后的谐振腔进行冷腔模拟,研究谐振腔发生热形变之后对冷腔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注波互作用计算程序模拟分析谐振腔形变前后的热腔情况.
本文主要分析了回旋放大器的输入结构,文中采用的输入结构为共焦柱面准光结构,分析了准光结构内部稳定存在的模式总结了稳定模式的损耗.同时总结了工艺加工或装配零件时,可能导致共焦柱面准光波导尺寸有偏差的情况下,开放式柱面内部存在的稳定模式及其规律.利用共焦柱面准光波导替代回旋管传统的圆柱形波导,可大大降低回旋管中模式竞争问题,有望进一步提高回旋管的工作频率。
本文着眼于含钪扩散阴极的基体粉末的性能对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性能的阴极基体初始粉末,辅以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浸渍式含钪扩散阴极,并进行发射性能的测试.研究表明:基体粉末的性能能够对阴极最终的基体结构产生影响.选择经过分级处理的,平均粒径在2μm左右的钨粉,经过压制、烧结及浸渍后得到的含钪扩散阴极在1000℃b时,能得到114.8A/cm2的脉冲发射电流密度.
为了提升热阴极的发射性能以满足太赫兹器件的需求,中科院电子所开展了太赫兹器件新型浸渍扩散阴极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新浸渍扩散阴极的发射性能,阴极最表面俄歇成分分析的结果,以及实用太赫兹阴极的制备及应用情况.在1100℃B,新阴极的脉冲发射电流密度为171.6±2.8A/cm2,直流发射电流密度为30.6±1.0A/cm2,达到传统M型阴极的2.1倍和5.4倍.阴极激活后,其最表面分布着由Ba、Sc、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型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的慢波结构夹持特性在线测试方法.利用ANSYS计算和分析了光纤光栅和热电偶对慢波结构散热特性的影响.搭建了实验系统,研制了分布式微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阵列,并对某型X波段行波管慢波结构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迅速判别慢波结构夹持性能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