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回热器对提高燃气轮机回热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特定回热器芯体结构决定了其流动特性,即压降与几何结构存在唯一对应关系。本文通过采用周期性充分发展模型,对特定结构形式下的芯体板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应用平均压力梯度方法计算阻力系数,分析芯体板两个流体通道内温度水平、质量流量对压降的影响。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归纳出CW形原表面芯体板内阻力系数随温度水平,质量流量的经验关联式。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
【出 处】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2009年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热器对提高燃气轮机回热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特定回热器芯体结构决定了其流动特性,即压降与几何结构存在唯一对应关系。本文通过采用周期性充分发展模型,对特定结构形式下的芯体板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应用平均压力梯度方法计算阻力系数,分析芯体板两个流体通道内温度水平、质量流量对压降的影响。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归纳出CW形原表面芯体板内阻力系数随温度水平,质量流量的经验关联式。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混合室结构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提出混合室结构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为满足喷射系数最大化的结构形式,另一种为满足临界压缩比最大化的结构形式。文中指出,除喷射系数外,临界压缩比是喷射器所固有的另一个重要性能参数,进行蒸汽喷射器性能分析和设计时,必须给出正确的临界压缩比,才能保证喷射器在一定的工况范围内稳定运行。
针对回路型振荡流热管,结合目前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对其内部流动及传热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划分适宜的单元体,结合工质的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单元体管内汽-液塞的受力情况分析,构建单元体乃至整个振荡流热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分析热管加热段内流动及传热特性以及结构和运行因素对其的影响。
振荡流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传热元件,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振荡流热管换热器内的流动与换热情况,并结合场协同理论分析了换热器内管子排列方式、热风进口温度和进口流量对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换热情况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换热器内管子叉排排列方式的换热效果优于顺排方式,热风进口流量对换热器内温差场均匀性影响较大,而热风进口温度对温差场均匀性影响较小。这些结果对振荡流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针对窄缝通道内的沸腾强化换热特性,以液氮为冷却工质,开展了单面加热的矩形窄缝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着重探讨了窄缝间距、热流密度以及液氮质量流量对加热壁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窄缝间距为3mm时,获得最大壁面平均换热系数。
基于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采用结冰风洞实验与金相显微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飞机结冰冰型的微结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计盒维数法对不同结冰条件下冰型微结构的分维数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不同条件下前缘及溢流结冰冰型的分维数,建立了冰型分维数与结冰条件之间的关系。
许多工程领域都涉及到半透明材料的高温相变传热问题,这类问题的实质是辐射-导热-相变瞬态耦合传热问题。本文采用焓方程考虑导热、辐射及相变传热的耦合作用,将相变潜热项视为方程的内热源项,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导热、辐射及相变耦合传热的焓方程,并将不考虑辐射的相变传热结果和文献提供的精确解进行比较,验证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的导热-相变耦合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热辐射对半透明介质相变传热的影响。
建筑内部热质体性能对室内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被动式太阳房“双板”简化模型,以提高室内热舒适度为目标,运用反问题的思路研究建筑内部热质体非线性理想比热。运用多尺度十段法近似描述热质体的非线性比热特性,计算了北京一月典型日工况下,不同内热质体导热系数下的非线性理想比热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求解建筑内热质体的非线性理想比热特性,随着温度范围的缩小,室内舒适度优化效果变好;导热系数
现代轻质建筑热容较小,窗墙比较大,室内温度昼夜波动大。本文提出在轻质建筑的内表面使用定形相变蓄能内墙板增加建筑的热惯性,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并以北京地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相变材料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定形相变墙板在轻质建筑中的应用效果,给出了北京地区相变墙房间设计指导原则,指出定形相变墙板导热系数制约了相变墙板的蓄热速率,而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则制约了相变墙板的放热速率。
为了研究电机机壳外肋的各因素组合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综合的正交试验法,以电机机壳最高温度为例,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分析得知肋间距是最敏感的影响因素,其次是肋厚,再次是肋高。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随着肋高的增大,最高温度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肋宽的增大,最高温度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肋间距的增加,最高温度逐渐升高,升高斜率越来越低。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优化试验方案的方法,采用综合的正交试
本文对含Solest-120冷冻油的R134a,在饱和温度为5℃和10℃工况下,在水平高效强化管(管E21为C3型管,管E22为A1型管)管外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管径的光管的换热性能相比,强化管E21、E22的管内传热系数强化倍率分别为3.703和3.035。随着含油浓度的增加,管外池沸腾换热效果得到优化,含油率为100×10-4%时的管外传热系数比含油50×10-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