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基因的结构分析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筛选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大斑病是世界各地玉米产区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该病菌的致病过程包括病菌与寄主相互识别、病菌侵入和侵染寄主并在其内成功定殖等过程。侵入及侵染过程主要包括分生孢子萌发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依靠机械压力穿透玉米表皮细胞,侵入丝进入叶肉组织完成定殖过程,随后菌丝在叶片内不断扩展,释放致病性毒素,造成玉米叶肉细胞死亡,最终形成坏死病斑,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
其他文献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不仅造成小麦产量的重大损失,而且还可导致品质下降。化学防治会造成环境问题,更加突显选育抗病品种在小麦育种中的必要性
会议
花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培育高油品种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种子油脂的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TAG),TAG的合成过程(Kennedy途径)是由一分子的甘油依次与三分子的脂肪酸经过三次酯化反应合成,三次酯化反应依次由GPAT、LPAAT、DGAT催化完成,前人研究发现花生GPAT9、LPAAT、DGAT1-2在Kennedy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主要通过黑色素化的附着胞产生足够的机械压力穿透寄主组织进行侵染。黑色素与病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其形成途径为1,8-二羟萘酚聚合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郑永泰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徜徉在盆景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于理论,于技法,于创作,都精研其真,孜孜不倦,正如在他编著的《欣园盆景》一书自序中所说的那样—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主要小杂粮常见病害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与各县农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座谈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各县种
会议
铬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硬度。六价铬电镀工艺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铬的析出电位较负,且氢在铬电极上的过电位很小,电镀时伴有剧烈的析氢副反应,使电镀铬的电流效率很低。利用三价铬镀铬几乎没有毒性,电流效率高,节约能源等。本文研究了从三价铬的硫酸盐体系中在铜片上电镀Cr镀层,采用双膜三室、在铜片上电镀的实验装置。利用本工艺获得了光亮、均匀、致密的铬镀层,同时还具有电流效率高、工作电流密度宽、设备简单、无环
囊泡运输与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囊泡运输是实现胞内物质转移的重要途径,而细胞自噬则是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环境因子的胁迫所必需的一类
  玉米纹枯病是世界玉米产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其主要病原菌是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优势种群Rhizoctonia solani AG-1 IA的产量损失率均
会议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plant pathogens directly affect the strategies of deploying resistant genes and agrochemicals and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会议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 AG1-IA)是一种具有广泛寄主范围(广谱致病性)的重要植物病原菌,由于客观上缺乏对纹枯病产生系统抗性和免疫的种质,关于该病原菌的致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