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时代的新意义。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比较POFS与FTS的研究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处。结果 POFS主要发生在腹部大手术后,由一组评估组成而非单一的某个指标改变,包括:术前后心境、心率增加、营养状态(体重、身体总蛋白下降)、骨骼肌改变(最大力量和耐力下降),生化指标改变,自我感觉评价。POFS病因存在心理因素和外科病理生理因素,但对其研究的局限是缺乏特异的评估和针对的指标。而FTS是采取一系列的围手术期措施,加快手术患者的康复(enhanced recovery),并已经在直结肠外科、胃外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手术实践。POFS与FTS的研究内容和干预均为多模式(multimodel),涉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个围手术期,而POFS亦涉及术后远期的疲劳状态。心理因素在两者中都占有重要的意义,POFS的研究把心理因素列为重要的病因;同样,FTS程序中第一条就是术前咨询,减少患者的担心和焦虑,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单一的心理干预即可影响术后康复。而且POFS与FTS的研究一致强调了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缓解疼痛、营养状态对术后康复的影响;POFS的观察和治疗同样重视围手术期和手术远期的生活质量,但未涉及血栓预防、抗生素预防、放置鼻胃管、预防呕吐、液体治疗、术中保温、放置引流管和导尿管、胃肠动力恢复、术前能量水分补充(给予葡萄糖溶液)、术后血糖控制等。FTS观察指标为并发症、住院时间、再次入院率等临床定量指标,而POFS研究握力、肌肉耐力等指标来评价术后疲劳及恢复程度。针对POFS已经建立了肝切除与肠切除的两种模型,而针对FTS的研究均来自临床,动物模型还未见深入研究。结论 POFS与FTS研究内容有重叠,亦有各自的特点。且POFS干预与实施FTS的目标相符合,FTS使POFS的定量评估和预后评估有了新的参考。同时POFS的中枢和外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FTS的开展有重要意义。POFS与FTS临床路径的整合将为POFS评估和干预提供新的定量指标,POFS的评价指标亦可拓宽FTS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