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下玉米幼苗解剖结构的伤害进程

来源 :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蜡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度干旱下,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增大,气孔的长、宽明显减小;叶表皮细胞失水皱缩,"花环型结构"逐步被破坏;根皮层细胞体积变小,维管束杂乱分布;茎薄壁组织由排列整齐变为无序;叶肉细胞叶绿体在形状上膨胀变圆,脂类小滴增多增大,叶绿体被膜逐渐膨散乃至断裂,叶绿体片层结构由排列整齐变为混乱,且间质片层对水分胁迫较敏感.
其他文献
目的: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Doxburghii(Wall.)Lindl.)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R)-β-D-吡喃葡萄糖氧基-丁酸(γ)内酯(Ⅰ),硬脂酸(Ⅱ),软脂酸(Ⅲ),β-谷甾醇(Ⅳ),琥珀酸(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丹参酮含片中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ZORBAXEclipse XDB-C18,4.6×150mm,5 Micron)。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回归方程分别是:Y=0.0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浙贝乙素胆酸盐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N乙酸铵-三乙胺-冰乙酸(78:22:0.2:0.03),流量1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2.1℃,氮气流速2mL/min),浙贝乙素和胆酸对照品为对照,两点外标法测定浙贝乙素胆酸盐溶液中胆酸阴离子和浙贝乙素阳离子。结果:线性范围:胆酸5
目的:建立莪术吉马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莪术吉马酮含量。结果:本法均能检出各样品吉马酮,平均回收率为98.65%;3种莪术吉马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西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名贵药材,世界年需求量约3600吨,贸易额达4000万美元,临床和保健的市场经济价值巨大,其化学、药理、栽培等研究较多,但功能基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技术开展西洋参功能基因挖掘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四年生西洋参根的EST文库,通过BLAST与Gene Ontology分析获得与人参皂甙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序列11个,这些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全长、研
试验以大铃、中铃和小铃三个不同铃重基因型棉花为材料,通过在盛花期测定棉株中部主茎和果枝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并用14CO2饲喂中部主茎叶,研究14CO2光合产物在棉株不同层次"铃一叶系统"中的运转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盛花期中部主茎和果枝单叶面积与铃重具有正相关性;小铃基因型棉花叶面积指数最大;大铃基因型棉花蕾铃比中、小铃表现出更强的库活性;饲喂主茎叶片的光合产物集中向其对应的果枝输送,并且主要供应第
通过对两个大豆品种黑农41、绥农14的不同施肥处理,创造具有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群体,进而分析了不同群体的结构及生理特征.通过试验认为,光合速率的增加是大豆植株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在试验范围内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有上升的趋势.
本文对杂交大豆需肥规律进行了探讨。文章主要围绕大豆一生中干物质的积累、大豆一生中养分积累及积累速度、大豆秸秆中养分含量、大豆籽实所需养分量等进行了论述。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在低钾土壤上研究耐低钾基因型玉米植株茎秆长度性状和苗期叶片耐性指数的遗传模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耐低钾基因改变了植株高度、穗上茎长和穗位高度的各遗传效应;在所有遗传效应中,降低玉米耐性的遗传效应占主导地位;玉米耐低钾特性受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控制;主效基因是由增强耐性和降低耐性的两种基因类型构成,其互作增加玉米耐性,微效基因及其互作降低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