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在以有机硼烷引发剂的丙烯酸结构胶胶粘的过程中,低表面能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发生很大的改变.通过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低表面能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表面的变化得到以下的结论:在聚乙烯膜表面产生腐蚀和刻蚀.聚丙烯膜表面的氧含量增大.在聚乙烯表面引入了少量的羧酸基团.从而使低表面能材料胶粘强度大为改善.
【机 构】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武汉,430030
【出 处】
:
中国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全国第二届化工新材料学术技术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在以有机硼烷引发剂的丙烯酸结构胶胶粘的过程中,低表面能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发生很大的改变.通过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低表面能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表面的变化得到以下的结论:在聚乙烯膜表面产生腐蚀和刻蚀.聚丙烯膜表面的氧含量增大.在聚乙烯表面引入了少量的羧酸基团.从而使低表面能材料胶粘强度大为改善.
其他文献
对茂炼股份公司使用的变频器进行了调研,阐述了变频器的节电原理,对公司变频器投用率低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
以聚乙二醇400为原料,用乳酸改性合成了聚醚酯泡沫材料;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对其降解性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与纯聚乙二醇400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降解率随降解时间的增长而增大,随乳酸/PEG400摩尔比增大而增大;在热水中降解最快,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最慢,在脂肪酶溶液中介于两者之间并与交联剂用量有关,而纯聚乙二醇400在实验条件下几乎不降解.
本文基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乙烯装置的技术状况、及能耗水平,以进一步降低乙烯装置能耗为目标,提出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乙烯装置节能的工作重点.
采用CG工艺研究了乙烯与己烯共聚合反应,实验中所用共聚单体的质量分数小于6﹪.考察了CG与CX工艺及共聚单体用量对聚合活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脱除对聚合活性没有影响,对力学性能有所改善,证明了CG工艺对共聚反应的可行性;而且随着己烯含量的增加,活性及强度增大,密度降低.基本符合共聚原理.采用DSC对乙烯/己烯共聚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己烯含量的增加,熔点和结晶温度均有所下降,熔融热焓
用固定床反应器在连续流动反应体系中进行CO气相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研究了以各种活性炭为载体的钯催化剂、助剂、溶剂和反应温度对合成碳酸二乙酯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了有发展前景的催化剂.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CuCl、Ce(NO)为助催化剂、反应温度110℃左右,催化剂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用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解释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综述了二甲醚的主要性质、合成原理和国内外技术进展.分析了二甲醚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二甲醚产业化需解决的问题.阐述了二甲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战略.
采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从钩吻中提取生物碱有效成分.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溶剂流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从钩吻中萃取生物碱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萃取钩吻的效果优于传统法,收率比传统法(3﹪)高出一倍多,生物碱的总碱含量可达70﹪以上.
聚苯乙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材料,用不同聚合方法可以实现对其微观结构的控制,从而能够赋予材料新的性能.阴离子聚合通常可以很好的控制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所得是无规聚苯乙烯.然而,在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中实现立体结构的控制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也是研究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将活性聚合和微观结构控制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能够设计合成新型材料,有效提高聚苯乙烯材料的性能.如合成含立构规整聚苯乙烯
经磷酸活化或磷酸与水蒸气共同活化大麻韧皮制得大麻韧皮基活性炭纤维,采用低温氮吸附、碘吸附、亚甲基蓝吸附及金属离子Cr3+吸附等手段,对样品的表面织构特征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活化所得的样品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较大,比表面积达到1142.42m2/g,总孔容达0.6758cm3/g,而且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二者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碘、亚甲基蓝吸附量分别达到1460.5
偶氮苯等生色团具有一种特殊的光响应性能,能够在吸收光能后发生分子的构象变化(光异构).当生色团接到高分子链上后,光异构会引起高分子主链和侧链的构象变化,同时伴随着高分子溶液和固体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的改变.其中,弹性交联网络和凝胶的光致伸缩因为能够产生可逆的光机械效应(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可用于驱动器和人工肌肉的研究而成为一个热门课题.3,4然而,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不足10%的形变率限制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