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FY静止气象卫星图像等资料,对造成桂东南2013年7月25~26日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副高与季风槽共同作用生成的的低涡,配合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造成的.分析发现:系统的高低空配置以及整层、水汽通量散度在强的辐合上升区,θse、热力稳定指数与降水时段和落区对应关系较好,卫星云图则对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
【机 构】
:
贵港市气象局,广西贵港537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1°×1°NCEP再分析资料、FY静止气象卫星图像等资料,对造成桂东南2013年7月25~26日大范围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副高与季风槽共同作用生成的的低涡,配合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造成的.分析发现:系统的高低空配置以及整层、水汽通量散度在强的辐合上升区,θse、热力稳定指数与降水时段和落区对应关系较好,卫星云图则对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较好的指示意义.
其他文献
某铜矿中主要有价元素Cu、S、Fe的品位分别为0.71%、19.40%和33.91%;其中Au、Ag的品位分别为0.27g/t和3.00g/t,可综合回收.运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以及矿物参数自动分析仪(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简称MLA)等大型先进的仪器对该伴生金、银矿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大部分赋存于自然金中,其次以金银矿的形式产出.矿
某钒矿含V 0.51%,为主要有价回收对象.为研究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运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以及自动矿物分析仪(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简称MLA)等大型先进的仪器对该钒矿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查明了该矿石中钒元素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钒分布于硅酸盐矿物中,分布率为89.29%;部分钒分布于褐铁矿中,分布率为3.24%;部分钒分布于钒
某锌多金属矿中,金的平均品位达2.26g/t,为了查明矿石中金矿物的性质,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矿石中的金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金矿物的种类、金矿物的分布特征、嵌布粒度、金的赋存状态等特征,指出了影响金矿物回收的矿物学因素,为选矿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提高金的选矿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某铜矿石中铜品位为0.46%,相对较低,其中伴生有价元金、银,品位分别为0.44g/t和7.14g/t,可综合回收利用.通过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铜矿石中伴生金银矿物的种类、嵌布特征以及嵌布粒度,为其综合回收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了主要有价元素铜及伴生有价金、银元素的有效回收,体现了工艺矿物学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回顾了矿山地质学的历史发展,其次分析了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现状,矿山地质学面向跨世纪的挑战。进入21世纪的近15年来,矿山地质与采矿新理论、新技术如数字化矿山、无废料矿山、矿产循环利用相结合及地质科学的新进展,如地学信息,地、物、化、遥多专业综合找矿技术,计算机应用、三维建模、可视及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系统论,面对21世纪科技发展大趋势和我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和
采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显微镜观察及扫描电镜考查等工艺矿物学综合手段,查明了柿竹园钨多金属老尾矿的化学及矿物组成,对老尾矿中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和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中围绕矿山尾矿稀散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这个核心,对相关技术要求,具体的调查方案、方法,执行中的要点,做了必要叙述,为了使尾矿稀散金属调查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在"技术要求"中特别强调,调查中,无论是对矿山尾矿调查排序,还是进行尾矿稀散金属资源量的推算,应密切关注矿床已有的地质勘查阶段和综合评价结果,充分利用矿山地质、采矿、选矿生产的大量数据,以使调查效果事半功倍.
内蒙古翁牛特旗长汉卜罗铅锌矿属与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列,为热液型硐子式银铅锌矿床.矿石中金平均含量为0.710 μg/g,金与锗具有正相关关系,金与碲具有负相关关系.选矿过程中,金元素在铅精矿中略有富集,主要富集在硫精矿中,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自然金次之,金的分布与黄铁矿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金多为裸露状态或被硫化物包裹。
对2011年后汛期桂西北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桂西北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降水偏少,各地出现严重干旱.环流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持续偏东偏北不利于水汽向桂西北的输送;大陆高压长期控制,下沉气流为主,不利于云雨形成;欧亚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同时热带气旋的活动偏少,对桂西北的影响弱;且季风槽的强度偏弱也是造成此次严重干旱的主要因素.
从理论上分析了强电磁脉冲空间场强的分布情况,简单介绍了通信设备在强电磁环境下的防护措施.提出了设置电磁屏蔽室以及线路防护设计的防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