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不同质量体积浓度(ω)的磷钨酸溶液中,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导电聚苯胺(PANI)。采用FT-IR, UV-Vis和四端法测电阻等测量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和电导率测试。实验发现FT-IR光谱中所有样品都具有掺杂态PANI的特征峰和磷钨酸的一些特征峰。UV-Vis光谱中出现了掺杂态PANI的极化子峰以及自由载流子吸收峰。随着ω的增大,样品的电导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4 m mg =ω时,电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质量体积浓度(ω)的磷钨酸溶液中,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导电聚苯胺(PANI)。采用FT-IR, UV-Vis和四端法测电阻等测量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和电导率测试。实验发现FT-IR光谱中所有样品都具有掺杂态PANI的特征峰和磷钨酸的一些特征峰。UV-Vis光谱中出现了掺杂态PANI的极化子峰以及自由载流子吸收峰。随着ω的增大,样品的电导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4 m mg =ω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28×10-2S/cm,相对于2mg/mL时对应样品的电导率增大了48.8%。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磷钨酸掺杂的PANI,而且样品的导电性能与ω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低温Cu67Al26Mn6Fe1记忆合金进行了相变温度和组织结构等相变特性的研究。在450℃、850℃、950℃等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利用电阻法测试低温Cu67Al26Mn6Fe1记忆合金的电阻-温度曲线,研究合金的相转变温度及其变化规律;采用低温金相显微镜观察记忆合金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的动态马氏体相变;使用XRD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对低温Cu67Al26Mn6Fe1合金进行
A series of single-phased RCo2B2 (R = Pr, Nd and Gd)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an arc-melting method. The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agnetiocaloric effect (MCE) were studied by the magnetiza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在室温下快速沉积制备CdSe薄膜,通过考察沉积电压对薄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选择出制备CdSe薄膜的最佳沉积电压。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HR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立方相CdSe,呈纳米颗粒状,部分粒子表现出不均匀团
在水冷铜底冷却凝固条件下,对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法制备多孔铜锰合金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凝固高度的增大,凝固速度和温度梯度都会迅速减小,但温度梯度与凝固速度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凝固初期的凝固方式为快速胞状凝固。随凝固的进行,合金的凝固方式从胞状逐渐过渡到柱状枝晶,最后转变为等轴枝晶。定向生长的气孔结构可以在平面、胞状和柱状枝晶等凝固方式下形成,而不能在等轴枝晶凝固方式下形成。铸型温度
以廉价的硅藻土和碳黑为起始原料,碳热还原法制备了高气孔率,孔结构均匀的多孔氮化硅陶瓷。考察了烧结助剂种类和含量对多孔氮化硅陶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EM)和三点弯曲法对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在烧结后的试样中,除了少量的α-Si3N4,Sialon相Si5AlON7和晶间相Y2Si3O3N4外,其余的都是β-Si3N
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组分双结晶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由于两个嵌段的结晶竞争和嵌段间的互相影响,形成了四种独特的球晶形态,分别为窄环带球晶、模板球晶、同心圆球晶和无环带球晶。另外,本文对四种特殊球晶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为了实现具有特定配位方式的Eu(III)杂多元配合物的靶向合成,本研究首先采用稀土硝酸盐与β-萘酰三氟丙酮(NTA)和二苯基亚砜(DBSO)配体反应合成先导化合物,然后利用对甲氧基苯甲酸(POBA)取代先导化合物中的硝酸根实现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利用先导化合物中β-萘酰三氟丙酮和二苯基亚砜配体形成的较大空间位阻阻禁羧基桥式配位,实现了羧基双齿螯合配位的靶向合成。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
本文用硬脂酸对B-F共掺杂纳米TiO2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光催化降解PVC/B-F掺杂纳米TiO2复合薄膜。在紫外老化箱中进行紫外光催化降解实验,并与PVC/纳米TiO2复合薄膜及纯PVC薄膜的降解效率进行对比。利用光照失重、FTIR、SEM、DSC和TG等方法对光照前后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PVC/B-F掺杂纳米TiO2复合薄膜(2%B-F-TiO2,w/w)在空气中紫外光连续照射120
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不同钛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钛系化合物纳米复合树脂。通过FTIR、SEM、TEM、TGA 和DSC 表征分析了PET/钛系 化合物纳米复合树脂的化学结构、原位引入的钛系化合物在PET 基体中的分散性和钛系化合物 的引入对PET 树脂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T 合成过程中原位生成的纳米材料呈片状, 其
本文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商品级TiO2纳米粒子(P25)的表面交替组装PSS/PDDA聚电解质后,进一步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聚电解质表面包覆SiO2壳层,得到TiO2/(PSS/PDDA)n/SiO2复合微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聚电解质层被P25降解除去,得到具有铃铛结构的TiO2@SiO2纳米粒子。TEM观察显示,复合微球的核(TiO2)和壳层(SiO2)的空隙为2-12nm,可由聚电解质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