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控制灌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 :第八届中国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府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为了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黑龙江省水利人推广控制灌溉技术,使水稻田经常处于湿润甚至干裂状态,造成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通透性增加,稻田不再产生甲烷,为减少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做贡献.
其他文献
在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合成波束边缘的信号能量相对波束中心有3dB的衰减.这与地面蜂窝通信中小区基站发送的信号能量随距离衰减相同,会降低波束边缘用户的信干噪比.本文在准等相位波束合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联合收发方案,解决了波束边缘用户信干噪比低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明显提升波束边缘用户的信干噪比.
卫星通信已经成为未来通信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低轨移动卫星通信与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相比,具有信号实时性好、衰减小、覆盖面广、系统机动灵活、可重构、强顽存性以及终端体积小等优势。本文通过对典型低轨移动通信星座星间链路的相对位置分析,对采用激光通信终端进行星间通信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星间激光链路技术实现全球卫星组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球性和实时性的通信服务。
针对采用七波束复用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提出了一种基于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单星干扰源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星载的高增益多波束天线的方向性,结合天线方向图的地理模型和干扰信号强度在多波束环境下的空间分布,通过求解关于干扰信号链路计算的方程组,实现基于单星的干扰源定位.采用上述单星定位方法对地面干扰源进行了定位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3G系统融合已成为当前移动通信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与技术手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CDMA多址接入方式,码间干扰与同频道干扰带来系统性能的下降,也是技术融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两种干扰方式,简要阐述了当前国内主流的关键解决技术,包括均衡、分集、多用户检测以及相关技术融合.
针对卫星认知无线电技术中的频谱感知问题,研究了六种典型的快速频谱感知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集中式合作检测算法、基于D-S证据理论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及其改进形式的检测算法性能.比较了每种算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并对各种算法在卫星认知无线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做出分析.最后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指出集中式合作频谱感知算法与能量检测算法结合使用,能够很好地平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对快速性与复杂度的要求.
本文根据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海上卫星测控系统的实际情况,同时吸收了分布式仿真和中间件的思想,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本仿真系统,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航天测量船在海上执行测控任务时的场景,为航天测量船技术改造提供系统级的仿真平台,同时也可以为从事海上测控技术人员提供接近现实环境的训练平台。
水文模型是水资源管理、规划中模拟水量平衡和水文极端事件(洪水与干旱)的重要工具,但是常常受到资料缺乏的困扰.参数移用是一个解决无/缺资料区水文预报(PUB)问题的可能方法,但在已有的研究中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尝试从两个方面提高模型参数的空间移用效果:利用具有参数移用潜力的CREST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分布式参数设置,主要产汇流参数与遥感数据的物理特性相关联,需要率定的参数设计为参数物理特性的调
根据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等两种方法,对大理河流域1970~2002年的水沙变化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大理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呈递减趋势,其中80年代减幅最大,70年代、90年代减幅接近.2000~2002年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分别比基准期增大了8.0%和9.3%,但径流、泥沙依然递减."水文法"计算
论文以pH对非饱和土壤中镉的吸附及迁移规律为研究目的.采用一维水平吸渗的非饱和土柱实验,对供试土壤在不同pH镉入渗溶液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采用HYDRUS1D程序对一维水平吸渗土柱实验的数据进行拟合,对吸附系数kd及土壤水分参数等进行反求.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非饱和土壤中镉的吸附及运移.两种供试土壤均对镉展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土壤对镉的吸附能力受外加溶液的pH及土壤自身pH
根据1985年、2001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和2006年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得2006年土地利用信息,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溪流域1985~2006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该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并应用HEC-HMS模型模拟分析了LUCC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06年间,西溪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