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大别造山带及与其东部邻近地带的位场(主要是重力)资料、地震资料与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料的复合及将地表的地质现象与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结合起来是深化认识该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要途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大别造山带及与其东部邻近地带的位场(主要是重力)资料、地震资料与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料的复合及将地表的地质现象与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结合起来是深化认识该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发掘利用地磁观测资料包含的信息,我们研制了一套地磁数字化记录的ULF动态谱分析和日变分析显示系统,对变化慢、大幅度的非周期的地磁扰动(磁暴)和变化快、小幅度、周期性地磁变化(地磁脉动等)同步进行分析,即综合动态谱和振幅曲线分析技术对地磁扰动信号进行直观对比观测研究,为观测研究地磁扰动中数秒至数分的频域变化和磁暴等大幅度变化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方便有力的工具.
人工中子源中子测水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均一性好、在线测量等显著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水文、水利部门.但对中子源的防护与管理问题,不仅使中子测水仪器笨重,而且阻碍了中子测水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前苏联B.M.邦达连科等报道了以天然的大气中子作为中子原,利用大气中子在地表介质中的反射,测量地一空界面上升中子流的强度,确定土壤的含水率,并在喀斯特地区开展工程地质填图和
野外人工塌陷断裂视电阻率变化实验,是在岩石标本的单轴压缩、低围压三轴压缩,剪切和1.0m×1.0m×0.3m大模型的真三轴压缩、扭转、剪切和磨擦滑动实验基础上,为野外应用开展的基础研究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可知,人工塌限断裂实验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有相同之处,即桩断裂通过的测点,测点断裂走向与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主轴方向符合较好.也有不同之处即仅被断裂通过1条测线的测点,断裂走向与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
从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开始,讨论了观测系统设计的方法,尤其论述了在给定地质目标的成像面积、要求的覆盖次数、现有设备和工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经济的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和排列片的布设方案.经过三维三分量传播理论的研究,针对转换波传播的特殊性而引起的共转换点分布的不均匀性,提出使P波和PS波具有覆盖次数基本均匀的设计方法,同时对上述参数讨论了普通三维与三维三分量设计不同的设计方法,尤其针对P波和PS转
对地震波记录中是否含有区域孕震信息,含有多少异常信息的识别程序取决于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一是地震观测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其二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和方法的深入开发和应用.随着数字化地震观测技术的提高和台网密度的增加、地震波理论的发展、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和技术的提高,依靠直接来自震源和介质的数字化地震波信息,基于地震波参数进行地震预测的问题又有了新的契机.地震波信号的时频分布既与震源的辐射图像有关,又依赖
本文报道了一个磁层亚暴事件过程中在中磁尾观测到的磁结构以及相关联的能量离子事件.2001年8月27日大约04:08UT磁层发生了一个中等程度的磁层亚暴.在此期间,ClusterⅡ卫星运行在地球磁层大约X=-20Re的位置.从02:30UT到05:30TU卫星共观测到三个显著的磁结构,它们都具有较小的磁场强度,并有Bz双极信号,同时这些等离子体团结构具有明显的By分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三个磁结构
本文首先详细讨论了我们发展的和前人提出的三种由四颗卫星磁场观测值计算电流的方法及其计算误差,由于这三种方法都是基于在卫星四面体内磁场是线性变化的这一段设,因此具有内在一致性;其表达式可以相互推出,得到的计算结果也完全相同.根据ClusterⅡ四颗卫星的磁场测量数据,应用以上讨论的方法,我们计算并分析了2001年1月26日11:10-11:33UT期间多重通量绳和FTE事件中三维空间电流密度.结果表
为了研究地壳剪切波的反射属性,基于上述6个炮点的宽角地震数据,我们利用最新的CDP成图技术,重建了地壳切向和径向剪切波反射图象.
介质弹性各向异性和电性各向异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但EDA模式可以作为造成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的共同物理机制.我们的理论研究表明,可以同时观测到上地壳含裂隙介质的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故可以联合利用弹性和电性各向异性研究地球介质特征,提取物性参数并发现地震孕育过程中各向异性介质参数的变化.
本研究第一次给出震前的地震准备阶段可测量到的地震学效应.本研究显示了两个重要意义.其一,这种前兆性的减小可能用作为地震发生的前兆指标,其减小的持续时间的尺度可能被用来推测未来地震的震级.其二,暗示了在地震前在地震孕育区的地方压应力的释放是可测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