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属于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且2001-2004年协调发展值逐年下降,可持续发展情况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将循环经济理论应
【机 构】
: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出 处】
: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属于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且2001-2004年协调发展值逐年下降,可持续发展情况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区域规划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工业、生态社会、生态服务业等的建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生态系统保护的东西方生态哲学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不是西方社会的原创,中国的"天人合一"以及许多儒、道家的思想中很多都与生态系统管理思想非常吻合,西方的深层生态学哲学思想也是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哲学渊源,而生态系统管理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反过来突破、发展了这些思想。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失衡的产业结构又加重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治理环境问题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不容反思.通过制度经济学的路径分析,发现环境问题与产业结构失衡存在共同的制度根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于"双重失灵"的存在,有效处方是构建生态化的产业结构法律制度.
重林轻草、重政府投入轻民间参与、重有形价值轻无形价值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从研究草地的价值贡献和我国草地严重的退化与沙化现状出发,分析了进行草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草原生态环境补偿的理论依据、原则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城市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系统,是城市水源系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统一体.本文从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以促进城市水循环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政策目标,系统评价与分析了国内外为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主要政策手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城市水循环经济政策选择和制定的机理,建立了我国水循环经济政策框架体系,讨论了主要政策措施及实施要点,对于新时期我国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城市循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各个阶段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由于所处的背景不同,征收审批权限、征收对象和征收补偿标准等都有所差别.由于补偿制度的演变存在路径依赖问题,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虽然经过了多次改革,许多弊端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针对现行制度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创新.
我国环保投融资中存在融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主体不明、效益低下等问题.借鉴西方国家有关公共事业发展的经济学思想,探讨、创新我国环保投融资体制,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人口的流向从乡村到城市,使留守呵护生态的劳动力大量减少;②建设规模的扩大占用大量的农田等,使生态资源遭受大量减少;③工业生产所必须的能源、资源的开采,对生态养息造成破坏;④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对生态造成直接影响.而农村在维护生态环境中,贡献了切身利益:①在源头生态地区,为维护生态环境,限制发展工业生产.②资源的开采,短期不能恢
本文分析了当前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城市的演化路径,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特征,从生态城市规模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理解,界定生态城市规模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法,对生态城市规模系统的特征、内在作用机制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做系统分析.尝试建立完整的生态城市规模概念与理论模型,为生态城市规划提供规划基础和科学依据.最后,分析生态城市规模的研究不换足,并展望其研究趋势.
经济流失是一种负经济现象,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既是一部财富创造史,同时也是一部经济流失史.然而,由于经济流失这种负经济现象的间接性和隐蔽性,长期以来未受到经济学应有的关注.而今,经济流失的积累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深入研究经济流失的规律,寻求非流失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经济学不可回避的重要使命.本文在阐述经济流失、正负经济现象等重要范畴和命题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建立流失经济学的必要性和
本文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分析与论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动力,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