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年遥感论文的统计分析

来源 :2004遥感科技论坛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ying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主要科技期刊上有关遥感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展示了近年来我国遥感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水平,揭示了这一学科的应用范围、研究者现状、分布的特点和规律,说明遥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遥感的发展阶段给予了评价。
其他文献
应用1∶100万青海省数字卫星影像地图并结合其他非遥感因子综合分析,将全省划分为3个一级影像景观区(Ⅰ)、12个影像景观亚区(Ⅱ)和23个影像景观小区,并对各区综合影像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译分析。
本文利用GPS定点的现场实测位移观测值,在破裂带主断面上,建立起一种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INSAR斜距向位移的分解方程,既吸纳了现场观测的真实性与精度优势,又利用了INSAR实时获取连续形变场的技术特点。通过一系列近似最终获得主破裂带上连续变化的水平及垂直同震形变曲线,为实际解决INSAR斜距向分解为水平位错及垂直位移的不惟一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川藏公路北线是西藏与内地联系的主要干线之一,公路沿线滑坡、崩塌、泥石流、冰雪害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公路阻车断道严重,已严重制约公路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川藏公路沿线滑坡地质灾害的遥感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公路沿线滑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条件,提出了公路沿线受滑坡影响的主要路段和点,为下一步新一轮公路整治改建提供依据。
现代遥感技术做为先进科技生产力,应在青藏高原环境演化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当前,这项工作应着重在加快星载对地观测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完善机载对青藏高原环境资源观测和监测体系,加强地面接收站网和校正场建设,提高图像数据处理水平和创建“数字高原”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以全面提升青藏高原环境演化研究层次,使之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前列。
冻土的冻胀和融沉导致的地表形变是影响青藏公路以及目前在建的青藏铁路路基稳定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已成为地表形变测量和监测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重复轨道的ERS-1/2雷达图像,研究了利用干涉SAR技术探测冻土形变的方法。经过对引入DEM差分干涉SAR技术的处理、分析得到研究区冻土形变结果。通过与实测数据比较,表明重轨差分干涉测量可以精确地探测冻土表面形变,可用于青藏铁路冻土形变监测
本文介绍了采用TM/ETM卫星数据,配合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25万区调联测工作,开展遥感地质解译的工作方法和应用效果;对工作区的岩石地层划分、大地构造格架、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带特征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强调遥感技术在我国西部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INFO支持下如何进行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空间数据的管理以及空间数据的结构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青藏高原遥感应用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加强青藏高原遥感应用的建议:开展青藏高原遥感应用意义的研究;开展以青藏高原为整体的遥感综合调查与编图;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建立青藏高原地质灾害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建立青藏高原雪灾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加强青藏高原遥感应用技术人员培训。
根据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归纳遥感技术及其相关数据、信息在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国家与地方协调发展的遥感工作体系,建立遥感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共享的运行机制,建立国家、区域空间遥感数据的服务机制,建立国家、区域空问遥感信息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机制方面的一些思路。
本文从直方图分析、波段间关系、噪声影响、几何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BERS-1)02星与01星的对比分析,02星CCD数据的像元分辨率测定,并以水体信息挺取为例,进行了专题信息提取应用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及应用实验,说明02星CCD数据比01星CCD数据在综合性能上有很大提高,能够满足资源环境调查、灾害监测、土地利用制图等不同行业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