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采用"云克Ⅱ"Sm-EDTMP联合治疗3例骨转移癌病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其治疗药物与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采用"云克Ⅱ"<153>Sm-EDTMP联合治疗3例骨转移癌病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其治疗药物与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细胞外间质、血管基膜成分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血循环中的改变,了解他们与血管基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性.方法:85例(男40例、女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无视网膜病变期(NDR)组、背景期视网膜病变期(BDR)组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期(PDR)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测其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含
细胞外间质(ECM)、粘附分子(AMs)及生长因子(GF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基膜、细胞表面等部位ECM、AMs的异常改变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ECM、AMs成分的改变和交联异常与非酶糖基化导致的糖基化终末产物有关,而许多GFs能诱导和促进此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血液ECM成分和AMs的含量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都不
目的:探讨血检素(TXB)、内皮素(ET)及钠素(ANF)在冠心病和肺心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3例冠心病、35例肺心病和26例健康人的TXB、ET和ANF.结果:正常对照组ET:46.50±8.1ng/L,ANF:148±49mg/L,TXB :74±17.4mg/L,绞痛发作前后ET:182.2±17.8ng/L,VS98.8±34.2ng/L,ANF:285.2±35.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机体早期性功能改变的机制.方法:以甲状腺激素诱发成年雄性大鼠甲亢,观察大鼠血清睾酮(T)、睾丸组织锌离子(Zn)含量明显减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增高,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减低;睾丸组织间质水肿,毛细血扩张,精子细胞数量减少.结论:血清T含量降低及性腺组织的生化学变化,是甲亢后早期性功能损害的因素之一.
目的:观察Sr/Yβ射线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含Sr/Y的治疗器活性区置于尿道前列腺段,实施β射线腔内照射,剂量为30~50Gy,治疗37例前列腺增生病人,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2周后,2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7例有所好转,4例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Sr/Y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尤其是适用于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是多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的课题,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专家采用放射性核素治疗多发育转移癌所致的骨痛症,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取得良好的进展.为此,我科于1998年对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开展了Sm-EDTMP及"云克"药物治疗工作,共计30例次,取得一定疗效.其中男性26例,平均年龄57岁,女性4例,平均年龄62.5岁.所有病例均作全身骨显像,骨转移病灶3-25余处不等
本文观察H22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子鼠瘤体内注射后,P-磷酸铬胶体在移植瘤体、局部淋巴结等组织器官内的分布,探讨P胶体对治疗肿瘤的意义.
采用Ⅰ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有多种方法,究竟采用那种方法剂量疗效更好、复发少、经济,本文报道三例病例作比较分析,进行探讨.
目的:了解锶敷贴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用r-Y敷贴器治疗各种体表血管瘤1693例,采取多次小剂量法,根据疗效决定治疗疗程,最多治疗4疗程.结果:1693例体表血管瘤治疗有效率为95.3﹪,治愈率69.1﹪.其中草莓状血管瘤治愈率最高,达91.5﹪.其它类型血管瘤的治愈率分别为:海绵状血管瘤72.3﹪、混合型血管瘤68.4﹪、鲜红斑痣61.2﹪.结论:锶敷贴疗法是治疗体表血管瘤
目的:对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行远期疗效观察.方法:根据摄Ⅰ率高低,视触诊估计、扫描计算两者相结合来确定甲状腺大小,按病情轻重不同,每克甲状腺组织实际吸Ⅰ量2.39-3.7MBq,予以给药,结果:50例中痊愈40例占80﹪,好转5例10﹪,复发2例占4﹪,甲低3例占6﹪,总有效率(痊愈、好转、甲低三者相加)达96﹪,轻中度甲亢治愈高于重度、甲低发生率高于重度、甲状腺水者治愈率高于甲状腺大者,甲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