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腹部大手术后行中链脂肪酸(MCT)、长链脂肪酸(LCT)改善机体营 养状态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腹部大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65 例病人分为2 组(A 组B 组),分组检测术前1 天,术后1、4 及10 天血清转铁蛋白质代谢情况。结果:腹部大手术 后机体蛋白分解增加,血清蛋白水平下降;A 组病人术后1、4、10 天血清转铁蛋白、前白 蛋白高于B 组,尤其前白蛋白明显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腹部大手术后行中链脂肪酸(MCT)、长链脂肪酸(LCT)改善机体营 养状态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腹部大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65 例病人分为2 组(A 组B 组),分组检测术前1 天,术后1、4 及10 天血清转铁蛋白质代谢情况。结果:腹部大手术 后机体蛋白分解增加,血清蛋白水平下降;A 组病人术后1、4、10 天血清转铁蛋白、前白 蛋白高于B 组,尤其前白蛋白明显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含 MCT/LCT 的营养较只含LCT 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有效的减轻腹部大手术后机体蛋白质分解, 加快机体从分解代谢向合成代谢转变,从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其他文献
幽门螺杆菌(H.pylori)被分离至今已28年,其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均得到了深入研究。H.pylori的发现使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其发现者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 Marshall荣获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
目的:利用自拟胃炎II 号方结合穴位艾灸治疗萎缩性胃炎。 方法:利用自拟胃炎II 号方汤药口服,结合艾灸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上腹部阿是穴,配合服用奥美拉唑等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帮助机体恢复修复能力,以修复腺体萎缩,加速肠化逆转,抑制杀死幽门螺杆菌。 结果:三法合用总有效率为89.33%。 结论:三法合用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简单方便,能提高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组60例,予自拟方参桑半佛汤治疗,同时口服雷贝拉唑、莫沙比利;中药组60例,予自拟方参桑半佛汤治疗;西药组60例,口服雷贝拉唑、莫沙比利。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患者临床症状疗效,并随访半年。 结果: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P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单纯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 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而且取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复发率明显下降。
目的:研究灌服赤芍水提物后犬血清对体外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抑制及促凋亡的作用, 探讨该药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方法:以赤芍水提取物给彼格犬一次性灌胃,取给药前的血清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作为实验血清。以四甲基固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每个采血时间点上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作用72 h 后的抑制情况,找出最佳含药血清时点(2 h、3 h);根据以上结果,以流式
目的:研究土鳖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HA(透明质酸)及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组为土鳖四逆散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空白组四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药物或盐水分别处理八周后处死大鼠取材。 结果:土鳖四逆散组透明质酸及血清转氨酶稍升高,与秋水仙碱组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结论:土鳖四逆散具有较显著的抗肝纤维化及良好的抗肝损伤作用。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穴位贴敷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肝功能、肝纤维化系列、血凝指标及HBV-DNA的作用。建立乙型病毒性肝炎内病外治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探讨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途径。 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2009年4月—2010年6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门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6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方对I 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裸鼠胃粘膜P53,Bcl-2表达的影响。 方法:100 只雄性裸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组、黄芪组、益气清热方组,每组20 只,每日按分组要求以0.2ml/10g 给生理盐水及药物灌胃,第14 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予浓度108cfu/ml的Hp 菌液灌胃,每鼠1.3ml,两周后处死,观察胃粘膜P53、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经
目的:通过对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及术后给予营养支持,了解先心病患儿营 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后患儿的营养改善及术后康复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收集2008 年1 月至2008 年12 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首次住院治疗的0~7 岁先 心病患儿523 例,依据小儿年龄分为3 组,婴儿期0~岁组169 例,幼儿期1~岁组184 例, 学龄前期3~7 岁组170 例,对先心病患儿
艾滋病是由HIV 病毒感染所致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HIV 破坏机体免疫系 统,使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一旦发生很难控制。营养不良和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艾 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储存细菌和感染发生的始动器 官。艾滋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导致肠道机械屏障、生物屏障、 免疫屏障、甚至化学屏障受损、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移位,引起多器官感染;同时,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