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患者男,32岁,河南人。因颈项、躯干灰褐色丘疹、斑块伴鳞屑5年就诊。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颈项、腋下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灰褐色斑疹,无痛痒。曾外用皮炎平软膏等治疗无效。皮损逐渐扩大并融合成片,延及颈部、躯干前后,尤以耳后、腋下、乳房为显,皮肤颜色变暗褐色,增厚、粗糙,呈扁平疣状增生。夏天皮损加重,冬天稍缓解。患者体型偏胖,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化学物质、药物接触史。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颈部、躯干前后可见弥漫密集分布的暗褐色扁平疣状丘疹、斑块,相互融合成片,排列成网状,其上覆有少许灰褐色鳞屑,鳞屑薄,不易刮落,触诊较粗糖。实验室检查皮损真菌镜检阴性。皮肤镜检查,镜下可见边界欠清的褐色色素沉着和扁平的多角形球状体,伴白色的沟状裂纹,覆盖白色细小鳞屑,呈鹅卵石样改变。组织病理示(上背部):角化过度,颗粒层变薄,表皮乳头瘤样増生,乳头间凹陷处棘层向下増厚,可伴基底层轻度至中度色素沉着和局部表皮萎缩,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治疗经过口服异维A酸20mg/d联合0. 1 %维A酸乳膏外用,4周后皮损明显消退,停用异维A酸,继续外用0. 1 %维A酸乳膏至皮损全部消退。讨论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由Gougerat和Carteaud于1927年首先报道,病因不明,可能与微生物(马拉色菌或细菌等)感染、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等)、紫外线辐射、皮肤淀粉样样变等角化异常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特征性皮损为密集分布的灰褐色的扁平丘疹或斑丘疹,且常互相融合呈斑片状或网状,常见于胸背部,常易被误诊为花斑癣、皮肤垢着病、色素性痒疹、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黑棘皮病、火激红斑等皮肤病。根据临床表现及症状较难做出诊断,皮肤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表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多数学者推荐口服药物包括抗生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和阿维A);外用药物包括水杨酸、维A酸、卡泊三醇等。本例患者口服异维A酸和外用维A酸也取得满意的疗效。